肺结节是肺部影像上各种大小、边缘情况不同的局灶性圆形致密影,按大小分小结节、微小结节,按密度分实性、部分实性、磨玻璃肺结节。常见病因有感染(细菌、病毒、真菌)、肿瘤(原发肺癌、肺转移瘤)及其他(自身免疫病、职业暴露)。诊断靠影像学(胸部X线、CT)和病理检查(痰液细胞学、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处理原则为良性结节针对病因治疗或随访,恶性结节根据情况综合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肺结节有不同注意事项。
肺结节的分类
按大小分类:直径小于等于1厘米的称为小结节,直径小于等于5毫米的称为微小结节。
按密度分类
实性肺结节:病灶呈软组织密度,内部均匀,X线胸片或CT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将其中气体成分完全掩盖。
部分实性肺结节:病灶内既包含实性成分又包含磨玻璃密度成分。
磨玻璃肺结节: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呈云雾状密度阴影,其内部支气管及血管纹理仍可显示。
肺结节的常见病因
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肺结核,在肺部形成结节样病变,常见于中青年人群,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肺结节形成,例如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更易发生,如艾滋病患者等,一般有相应病毒感染的全身表现,如发热、乏力等。
真菌感染: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像曲霉菌感染,可在肺部形成结节,患者可能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肿瘤因素
原发性肺癌:多见于长期吸烟人群(年龄通常在40岁以上)、有肺癌家族史者等。早期周围型肺癌常表现为肺结节,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
肺转移瘤: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肺部形成结节,例如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转移至肺部,有原发肿瘤的相应表现,如乳腺癌患者可触及乳房肿块,肝癌患者有肝区疼痛、黄疸等表现。
其他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肺部,出现肺结节,患者除肺部表现外,还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典型表现,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关节肿痛、畸形等表现。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铍等职业性致癌物质的人群,患肺结节尤其是恶性结节的风险增加,这类人群多有明确的职业暴露史。
肺结节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肺结节的常用方法,但对于一些微小的肺结节可能容易漏诊,因为X线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只能发现较大的、密度较高的肺结节。
胸部CT检查:是诊断肺结节的重要手段,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等特征。高分辨率CT(HRCT)可以发现更小的肺结节,对于判断肺结节的性质具有重要价值,例如部分实性肺结节,通过CT可以观察其实性成分和磨玻璃成分的比例等情况。
病理检查
痰液细胞学检查:收集患者痰液进行细胞学分析,查找肿瘤细胞等,但阳性率相对较低,受痰液留取是否规范等因素影响。
支气管镜检查:对于靠近气道的肺结节,可以通过支气管镜进行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结节性质。适用于中央型肺结节的诊断,但对于周围型肺结节诊断的阳性率相对有限。
经皮肺穿刺活检:对于肺部外周的结节,可以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明确肺结节性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存在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对于体质较差、凝血功能异常等患者需要谨慎评估。
肺结节的处理原则
良性肺结节
如果是由良性感染引起的肺结节,如细菌感染导致的炎性结节,在明确感染病原体后,使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治疗,感染控制后部分结节可能会缩小或消失。例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肺结核,经过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结节有可能吸收好转。
对于一些良性肿瘤性结节,如错构瘤等,如果结节较小且没有明显症状,定期进行胸部CT随访观察即可,若结节有增大趋势或出现相应症状,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恶性肺结节
对于原发性肺癌导致的肺结节,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治疗方案。早期肺癌通常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术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辅助化疗、放疗等;对于中晚期肺癌,可能需要综合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对于肺转移瘤,主要是治疗原发肿瘤,同时根据肺部转移结节的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果转移结节局限且原发肿瘤能够得到控制,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肺部转移结节等。
特殊人群肺结节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肺结节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感染等有关。如果儿童发现肺结节,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如是否有感染病史、接触史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诊断和处理肺结节时要更加谨慎,避免过度检查和不必要的有创操作。例如对于儿童肺结节,首先考虑良性病变可能,如感染引起的结节,在抗感染治疗后要密切随访观察结节变化,同时要考虑到儿童对辐射的敏感性,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要权衡利弊。
老年人:老年人肺结节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对于老年人肺结节的处理需要更加全面地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心肺功能等。在诊断方面,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多种疾病对肺结节诊断的干扰。在治疗方面,要综合考虑手术风险等因素,对于能够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等恶性结节,要积极评估手术可行性;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非手术治疗方案。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发现肺结节比较棘手,因为影像学检查中的辐射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在诊断时需要谨慎选择检查方法。如果考虑为良性结节,可以在产后进行随访观察;如果考虑为恶性结节,需要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权衡继续妊娠和终止妊娠以及进行治疗的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