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可分为漏出性和渗出性,漏出性多由全身性疾病引起,渗出性有感染性(结核性胸膜炎、细菌感染)和非感染性(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病因,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胸腔穿刺抽液、胸膜活检等可助鉴别,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胸腔积液鉴别各有特点,需综合多方面情况进行鉴别诊断。
一、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分类及鉴别要点
(一)漏出性胸腔积液
1.病因:多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如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心力衰竭时,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导致胸腔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液体漏出;肝硬化时,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促使胸腔积液形成;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尿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胸腔积液。
2.鉴别要点:外观多为淡黄色、透明液体,比重低于1.018,蛋白含量通常低于30g/L,胸腔积液蛋白/血清蛋白比值小于0.5,细胞数较少,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通常低于200U/L。
(二)渗出性胸腔积液
1.感染性病因
结核性胸膜炎:
病因: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常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等。
鉴别要点:胸腔积液多为草黄色渗出液,比重高于1.018,蛋白含量常大于30g/L,胸腔积液蛋白/血清蛋白比值大于0.5,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ADA(腺苷脱氨酶)水平常明显升高,多大于40U/L,胸腔积液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但阳性率较低,结核菌素试验(PPD)可为阳性。
细菌感染:如肺炎旁胸腔积液,多继发于肺部细菌感染,如肺炎、肺脓肿等。
鉴别要点: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胸腔积液外观可为脓性,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较高,LDH水平显著升高,常大于500U/L,可通过胸腔积液涂片、培养等找到相应致病菌。
2.非感染性病因
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转移至胸膜,或胸膜间皮瘤等原发性胸膜肿瘤。
鉴别要点:胸腔积液多为血性,增长迅速,蛋白含量较高,LDH常大于500U/L,细胞涂片或胸膜活检可找到癌细胞,肿瘤标志物如CEA(癌胚抗原)、CA125等可能升高。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鉴别要点:常有原发病的相应表现,胸腔积液一般为渗出液,细胞数可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自身抗体检查可呈阳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可阳性。
二、辅助检查在胸腔积液鉴别中的应用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可发现少量胸腔积液,表现为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可见弧形致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线。对于明确胸腔积液的大致量及肺部基础病变有一定帮助,但对一些细微病变或少量积液的早期发现不如胸部CT敏感。
2.胸部CT:能更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量、部位,以及肺部、胸膜等病变情况,有助于发现较小的病灶,如肺部微小结节、胸膜增厚等,对胸腔积液的病因鉴别有重要价值,例如可以更好地观察胸膜是否有结节样改变,提示恶性病变的可能。
(二)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1.一般性状检查:观察胸腔积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等,如血性积液提示可能为恶性肿瘤、结核性胸膜炎等;脓性积液提示细菌感染。
2.生化检查:除了前面提到的蛋白、LDH等指标外,还可检测葡萄糖水平,若葡萄糖含量降低,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胸腔积液、脓胸等;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检查也有助于鉴别,如LDH1及LDH2升高多见于渗出性胸腔积液。
3.细胞学检查:查找癌细胞是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重要手段,多次送检可提高阳性率。
4.病原学检查:包括细菌涂片、培养及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等,如怀疑结核性胸膜炎,可进行胸腔积液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如PCR-荧光探针法)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三)胸膜活检
1.适应症:对于原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尤其是考虑结核性或恶性病变时,可行胸膜活检。
2.意义:结核性胸膜炎时胸膜活检可发现干酪样坏死或结核肉芽肿;恶性胸腔积液时可发现肿瘤细胞或胸膜有肿瘤浸润。
三、不同人群胸腔积液鉴别需注意的要点
(一)儿童
1.病因特点:儿童胸腔积液相对少见,常见病因有感染(如结核、肺炎旁)、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衰等。由于儿童表达症状不典型,需仔细询问病史,如是否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等。
2.鉴别注意事项:在进行胸腔穿刺等操作时需更加谨慎,操作前要充分评估患儿情况。对于怀疑结核性胸膜炎的儿童,结核菌素试验可能出现假阴性,需结合临床其他表现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在考虑恶性肿瘤时相对较少,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如淋巴瘤等也可累及儿童胸膜。
(二)老年人
1.病因特点:老年人胸腔积液病因相对复杂,除常见的心力衰竭、肺炎旁胸腔积液外,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力衰竭导致的漏出性胸腔积液可能与心功能不全加重有关;而恶性肿瘤方面,肺癌、结肠癌等转移至胸膜较为常见。
2.鉴别注意事项: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一些检查的耐受性不同。在进行胸腔穿刺时要注意防止出现并发症,如出血等。在鉴别诊断时要全面考虑基础疾病,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肿瘤病史等,进行全面的辅助检查,如胸部CT、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以明确病因。
(三)女性
1.病因特点:女性胸腔积液需考虑与月经周期、妊娠、乳腺疾病等相关的病因。例如,月经周期相关的胸腔积液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有关;妊娠相关的胸腔积液可能与循环血量增加、激素水平改变等有关;乳腺疾病如乳腺癌转移至胸膜也较为常见。
2.鉴别注意事项:详细询问月经情况、妊娠情况及乳腺病史等。在进行相关检查时,要结合女性生理特点,如妊娠期间进行影像学检查需考虑辐射对胎儿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