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与哮喘在定义、发病机制、症状表现、体征差异、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不同。咳嗽是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发病机制与呼吸道受刺激致咳嗽中枢反应有关,症状有性质、时间等多样表现,体格检查依病因有不同体征,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针对病因并可对症止咳;哮喘是异质性疾病,由多种细胞和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症状为发作性伴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等,发作时双肺有广泛哮鸣音,辅助检查有肺功能、过敏原检测及胸部影像学等,治疗需抗炎、缓解症状等,儿童和老年人在咳嗽与哮喘方面有各自特殊情况需注意。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过程,当气道受到变应原或非变应原刺激时,炎症细胞活化并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气道黏膜水肿,从而引起气道狭窄,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症状表现
咳嗽:咳嗽的性质多样,可为干咳或伴有咳痰。干咳常见于咽炎、早期肺癌等情况;伴有咳痰的咳嗽可见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痰液的性状也各有不同,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咳出铁锈色痰,支气管扩张可咳出大量脓性痰。咳嗽的时间也不固定,可为急性(病程小于3周)、亚急性(病程3-8周)或慢性(病程大于8周)。不同年龄人群咳嗽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咳嗽可能因表达不清而以玩耍时咳嗽加重等表现为主,老年人咳嗽可能与基础疾病多、咳嗽反射减弱等有关。
哮喘: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胸闷、咳嗽。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是哮喘的重要临床特征之一。有些青少年哮喘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称为运动性哮喘。不同年龄段哮喘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哮喘可能在玩耍后出现喘息等表现,而成年哮喘患者症状相对更典型为发作性喘息等。
体征差异
咳嗽:单纯咳嗽患者体格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当咳嗽由肺部疾病引起时,可能有相应体征,如肺炎患者可在肺部听到湿啰音;支气管扩张患者可能在肺部听到固定而持久的湿啰音等。不同病因导致的咳嗽体征不同,医生可通过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咳嗽的可能病因。
哮喘:发作时典型体征为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在重度哮喘发作时,哮鸣音可能减弱或消失,称为“沉默肺”,这是病情危重的表现。非发作期哮喘患者可无明显体征。不同年龄哮喘患者体征可能因年龄导致的胸廓等结构差异而有一定不同,儿童哮喘在发作时双肺哮鸣音等体征可能与成人表现类似,但需注意儿童胸廓相对柔软等特点对体征的影响。
辅助检查
咳嗽: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时可升高。痰涂片及培养有助于明确咳嗽是否由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如肺结核患者痰中可找到抗酸杆菌。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帮助判断肺部是否存在病变,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可通过影像学发现相应病灶。对于儿童咳嗽,胸部X线检查是常用且重要的检查方法,可初步排查肺部疾病。
哮喘: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手段,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通气功能检测可见发作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FEV/用力肺活量(FVC)等指标下降;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判断气道的可逆性,若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绝对值增加≥200ml),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道阻塞。
过敏原检测: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有助于避免接触过敏原,预防哮喘发作。对于儿童哮喘患者,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诱发哮喘的因素,从而进行针对性预防。
胸部影像学检查:哮喘患者胸部X线检查在发作期可呈过度充气状态,缓解期可无明显异常;胸部CT检查有助于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治疗原则
咳嗽: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可适当使用止咳药物对症处理。如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需根据病原体选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感染选用抗生素;对于干咳为主的患者,可使用右美沙芬等止咳药物。但需注意儿童止咳药物的选择需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应优先选择儿童专用的止咳药物剂型。老年人咳嗽时也需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哮喘: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治疗原则包括长期抗炎治疗以控制气道炎症,按需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避免触发因素等。常用的抗炎药物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缓解症状的药物有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对于儿童哮喘,强调早期干预和长期管理,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等情况,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药物和方式。老年人哮喘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其可能合并的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选择合适的哮喘治疗药物,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道感染、异物吸入等,儿童哮喘也较为常见。儿童咳嗽时需注意观察咳嗽的频率、程度等,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哮喘在治疗上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优先选择吸入性药物,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同时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随诊评估病情控制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咳嗽和哮喘可能与多种基础疾病相关,如慢性支气管炎等可导致咳嗽,而老年人哮喘可能与长期接触污染物、免疫功能下降等有关。老年人咳嗽时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导致便秘等不良反应较重的药物。老年人哮喘患者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对心血管等系统的影响,如β受体激动剂可能引起心悸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同时,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冷空气等诱发因素,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