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包括多种类型,70%-80%由病毒引起,20%-30%由细菌引起,有受凉等诱发因素时易发病,有多种临床表现,可通过病史等诊断,需与其他疾病鉴别,治疗分对症和病因治疗,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它是常见疾病,了解相关方面有助于预防和应对。
病因
病毒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约占细菌感染的10%,主要病原体有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诱发因素: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临床表现
普通感冒:
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并发咽鼓管炎时可有听力减退等症状。脓性痰或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提示合并鼻病毒以外的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性感染。如无并发症,5-7天可痊愈。
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的喘鸣音。
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咽结膜热: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根据病史、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体征可作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需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鉴别诊断:需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等鉴别。如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脱敏治疗可缓解,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急性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肾炎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区别。
治疗
对症治疗:
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解热镇痛: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儿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Reye综合征。
减轻鼻黏膜充血:可选用盐酸伪麻黄碱等。
抗组胺药:感冒时常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镇咳剂: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等镇咳药。
病因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而且滥用抗病毒药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因此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2天的患者一般无需应用。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情变化可能较成人快,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等。使用药物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儿童适用性,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成分。例如,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可能导致儿童出现Reye综合征,应严禁使用。同时,儿童患病时可能食欲不佳,需注意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通过少量多次饮水来预防脱水。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上呼吸道感染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炎等。在治疗时需更加谨慎用药,密切关注肝肾功能等变化。由于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使用的药物需考虑与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并且老年人免疫力较低,患病期间需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但避免过度保暖导致出汗过多引起不适。
孕妇:孕妇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用药需格外谨慎。许多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一般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多饮水、多休息等。如果病情需要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致畸或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孕妇患病期间心理状态可能较为敏感,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等,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该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