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淋巴结节是肺部淋巴结异常增大,病因有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职业暴露等,影像学有X线和CT表现,诊断靠复查和病理,需鉴别炎性、肿瘤性结节,临床有意义且分情况处理,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
病因方面
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例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引起肺结核,在结核病灶周围常伴有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从而出现肺部淋巴结节。有研究表明,在肺结核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伴有肺部淋巴结节,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机体的免疫细胞会聚集在感染部位周围的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累及肺部淋巴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虽然相对较少见,但也有报道显示在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的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肺部淋巴结节,其机制可能是病毒感染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结内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等,进而使淋巴结增大。
真菌感染:像组织胞浆菌感染,当人体吸入组织胞浆菌孢子后,孢子在肺部繁殖,可引起肺部的免疫反应,导致肺部淋巴结受累,出现肺部淋巴结节。
肿瘤因素:
原发性肺部肿瘤:原发性肺癌可能会转移至肺部淋巴结,导致肺部淋巴结节形成。例如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可通过淋巴道转移途径,转移到肺部的淋巴结,使其肿大。有临床资料统计,在肺癌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伴有肺部淋巴结节,这对于肿瘤的分期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转移性肿瘤: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肺部淋巴结也会导致肺部淋巴结节。比如乳腺癌、胃癌等转移至肺部淋巴结时,可在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部淋巴结节。
其他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肺部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之一,约2/3的结节病患者会出现肺部淋巴结节,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肺部淋巴结内形成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某些职业性粉尘,如石棉、二氧化硅等,可引起肺部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肺部淋巴结节形成。有研究发现,长期从事石棉开采或加工的工人,肺部淋巴结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在X线上,肺部淋巴结节可表现为肺部圆形或类圆形的密度增高影,边缘可清晰或模糊。但X线对于较小的肺部淋巴结节检出敏感性相对较低,尤其是当淋巴结直径小于1cm时,可能容易漏诊。
CT表现:胸部CT对于肺部淋巴结节的检出更为敏感和准确。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淋巴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例如高分辨率CT能够发现直径较小的肺部淋巴结节,表现为肺部的小结节影,边界可清楚或不清楚。不同病因导致的肺部淋巴结节在CT上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如结核引起的肺部淋巴结节可能伴有肺部的结核病灶,而肿瘤转移引起的肺部淋巴结节可能同时发现原发肿瘤的相关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影像学复查:对于发现的肺部淋巴结节,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观察其大小、形态等的变化。如果结节在短期内明显增大,提示可能为恶性病变等情况;如果结节长期无明显变化,则良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
病理检查:是明确肺部淋巴结节性质的金标准。可以通过支气管镜下淋巴结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例如经支气管镜淋巴结活检对于靠近支气管的肺部淋巴结节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通过获取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能够明确是炎症性、肿瘤性还是其他性质的病变。
鉴别诊断:
与肺部炎性结节鉴别:肺部炎性结节多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的结节,一般伴有相应的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等,通过抗感染治疗后,炎性结节可能会缩小或消失,而肺部淋巴结节一般不会因抗感染治疗而明显缩小(除非是感染引起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但也有其特点)。
与肺部肿瘤性结节鉴别:肺部肿瘤性结节包括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肺癌等,肿瘤性结节一般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在影像学上可能表现为结节形态不规则、有分叶、毛刺等征象,而肺部淋巴结节的形态相对较为规则,当然这只是相对的鉴别点,最终需要病理检查来明确。
临床意义及处理原则
临床意义:肺部淋巴结节的出现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状态,对于疾病的诊断、分期、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肿瘤患者中,肺部淋巴结节的存在可能提示肿瘤有转移,影响肿瘤的分期,进而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对于感染性疾病,肺部淋巴结节的存在可以帮助判断感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等。
处理原则:
如果考虑为良性病变:如由结核引起的肺部淋巴结节,在明确诊断后需要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如果是结节病引起的肺部淋巴结节,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同时需要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
如果考虑为恶性病变:如肿瘤转移引起的肺部淋巴结节,需要进一步寻找原发肿瘤,并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人群:儿童出现肺部淋巴结节相对较少见,若儿童出现肺部淋巴结节,需要特别注意感染性疾病的可能,如结核感染等。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结核感染的可能性需要重点排查。在诊断过程中,要谨慎选择有创的检查方法,如经皮肺穿刺活检等,尽量优先选择无创或相对微创的检查方法,如结核菌素试验、支气管镜检查等,并密切观察儿童的一般情况,如有无发热、咳嗽、生长发育情况等。
老年人群:老年人出现肺部淋巴结节时,需要考虑肿瘤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下降,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诊断时要全面评估,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以排除肿瘤性病变。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和基础疾病情况。
女性人群:女性出现肺部淋巴结节时,需要考虑到乳腺肿瘤等转移至肺部淋巴结的可能,因为女性乳腺癌较为常见,所以在诊断时要询问乳腺相关情况,进行乳腺检查等。而男性人群则需要考虑其他部位肿瘤转移等情况。
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的人群出现肺部淋巴结节时,需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因为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有职业暴露史的人群,如长期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等,要详细询问职业暴露情况,因为职业暴露可能是导致肺部淋巴结节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