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诊断涉及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穿刺活检。血清学检查中甲胎蛋白是重要指标,还有异常凝血酶原等辅助指标;影像学检查里腹部超声是筛查首选,CT增强扫描有特定强化表现,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且利于评估血管侵犯;肝穿刺活检用于血清学和影像学不能明确性质的情况,操作需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
一、血清学检查
1.甲胎蛋白(AFP):
意义:AFP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成年男性中,若AFP大于400μg/L,成年女性AFP大于200μg/L,且持续升高8周以上,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等需高度警惕肝癌可能;在一些肝炎活动期,AFP也会轻度升高,但一般小于200μg/L,且随着肝炎病情控制AFP会下降。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如乙肝、丙肝等)的人群,定期检测AFP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例如,乙肝患者长期监测AFP,若出现AFP异常升高趋势,需进一步检查。
与年龄、性别关系:一般来说,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男性正常参考值通常低于女性的特定年龄段参考值范围吗?不,实际上成年男性AFP正常参考值小于20μg/L,成年女性AFP正常参考值小于20μg/L(不同检测机构可能略有差异),所以主要是基于检测值与参考值的对比来判断,与单纯年龄、性别本身关联是基于参考值范围的设定,而更关键的是与自身基础肝病等病史相关。
与生活方式关系: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影响肝脏功能,间接影响AFP等指标的检测结果判断。有长期饮酒史的人在检测AFP时,需综合考虑饮酒对肝脏的影响。
与病史关系:有乙肝病史的人群,乙肝病毒持续感染会导致肝细胞反复损伤修复,增加肝癌发生风险,所以这类人群检测AFP更为重要;有丙肝病史、长期肝吸虫感染病史等的人群,也是肝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关注AFP变化。
2.其他血清学指标:
如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肝癌患者中,PIVKA-Ⅱ往往升高,对肝癌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价值,尤其是在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PIVKA-Ⅱ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诊断指标。对于有慢性肝病基础但AFP不高的患者,检测PIVKA-Ⅱ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检查:
优势与特点:腹部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常用首选方法,价格相对低廉、操作简便且无辐射。它可以发现肝脏内直径1cm以上的占位性病变。通过超声检查能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包膜情况以及占位病灶的位置、大小、回声等情况。例如,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若发现肝脏内出现低回声、高回声等异常回声的结节,需进一步评估。
与年龄、性别关系:不同年龄和性别在腹部超声检查中主要是观察肝脏的基本结构和病变情况并无本质性别、年龄特异性差异,主要是根据肝脏实质和占位的超声表现来判断。
与生活方式关系: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病患者,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实质回声改变等情况,对于这类人群要结合超声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是否有肝癌可能。
与病史关系:有乙肝、丙肝等肝病病史的人群,超声检查时更要仔细观察肝脏情况,因为这类人群肝癌发生风险高,超声发现可疑病灶时需进一步检查。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
优势与特点: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病灶的形态、大小、数目、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增强CT扫描时,肝癌病灶通常会有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廓清的“快进快出”表现,这对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例如,对于超声发现的肝脏占位,进一步行增强CT检查可以明确病灶是否为肝癌以及其血供等情况。
与年龄、性别关系:CT检查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主要是依据肝脏的解剖结构和病灶的CT表现来诊断,没有特定年龄、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同诊断标准,而是基于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判断。
与生活方式关系:长期熬夜、不健康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肝脏状态,在CT检查中可能表现为肝脏实质密度改变等,但主要还是根据病灶本身的CT表现诊断肝癌,生活方式通过影响肝脏整体状态间接影响,但诊断核心是病灶特征。
与病史关系:有肝病病史人群,CT检查能更精准发现肝脏内的病变,对于有乙肝病史的患者,若CT发现肝脏有符合肝癌表现的病灶,结合其他检查可明确诊断。
3.磁共振成像(MRI):
优势与特点: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对于肝癌的诊断价值与CT类似,增强MRI同样可观察到肝癌病灶的“快进快出”强化特点。而且MRI在判断肝癌有无血管侵犯等方面可能更具优势。例如,对于一些CT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肝脏占位,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灶情况,尤其是对于怀疑有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MRI的血管成像技术能更好地评估血管受侵情况。
与年龄、性别关系:MRI检查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主要是依据肝脏病灶的MRI信号等表现来诊断,无特定年龄、性别差异相关的特殊诊断标准,而是基于病灶的影像学特征。
与生活方式关系:生活方式对肝脏的影响在MRI检查中体现为肝脏实质的信号等改变,但诊断肝癌核心是病灶的MRI特征,生活方式通过影响肝脏整体状态间接起作用。
与病史关系:有肝病病史人群,MRI检查能精准发现肝脏内病变,对于有丙肝病史的患者,MRI发现符合肝癌表现的病灶时,结合其他检查可确诊肝癌。
三、肝穿刺活检
1.适用情况:
当通过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查仍不能明确肝脏占位性质时,可考虑肝穿刺活检。例如,超声或CT发现肝脏有可疑结节,但血清学指标不典型,此时肝穿刺活检可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是否为肝癌。
与年龄、性别关系:肝穿刺活检在不同年龄和性别间主要是操作的安全性等需要考虑一般情况,但核心是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与年龄、性别本身无直接导致活检差异的因素,主要是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活检。
与生活方式关系: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脏质地改变等情况可能增加肝穿刺活检的操作风险,在操作前需要评估患者肝脏状态,生活方式通过影响肝脏硬度等影响肝穿刺活检的操作难度和风险,所以操作前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因素来保障活检安全。
与病史关系: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人群,肝穿刺活检风险较高,因为肝穿刺可能导致出血等并发症,所以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需先纠正凝血功能后再考虑是否行肝穿刺活检;有乙肝、丙肝等病史的患者,在肝穿刺活检时要注意防护等情况,但核心是获取病变组织诊断肝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