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口腔溃疡有周期性、复发性和自限性,局部有疼痛等表现,常见原因包括免疫、遗传、营养、感染、精神心理及局部刺激等因素;诊断需询问病史、口腔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与其他疾病鉴别;治疗分局部和全身治疗;预防要保持口腔卫生、均衡饮食、缓解精神压力、避免口腔局部刺激。
一、定义与表现
反复口腔溃疡是指口腔内黏膜上反复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损伤,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和自限性特点,局部多表现为疼痛明显的红色糜烂面,中央凹陷,表面覆盖有黄色假膜等。
二、常见原因
(一)免疫因素
1.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当机体免疫系统出现紊乱时,可能会错误地攻击自身口腔黏膜组织,引发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例如,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如白塞病,口腔溃疡往往是其常见且反复出现的症状之一,这类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导致口腔黏膜不断受到损伤。
2.免疫功能低下:儿童、老年人等人群免疫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等因素影响而出现反复口腔溃疡。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接触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时,免疫防御能力相对不足;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衰退,身体对口腔黏膜的保护能力下降,从而增加了反复口腔溃疡的发生风险。
(二)遗传因素
部分反复口腔溃疡患者存在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多人反复出现口腔溃疡,那么其他家族成员患反复口腔溃疡的概率可能会相对较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个体的基因表达,从而使得口腔黏膜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一定的易感性,更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刺激而发生溃疡。
(三)营养因素
1.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2、B6、B12等)、维生素C等都可能与反复口腔溃疡有关。例如,维生素B2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等过程,缺乏时会影响黏膜的正常代谢,导致口腔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溃疡;维生素C具有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维持黏膜健康等作用,缺乏时也可能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生频率。
2.微量元素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也与反复口腔溃疡相关。锌是人体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的生长、分裂等过程,缺乏锌会影响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导致口腔黏膜修复能力下降;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可能影响口腔黏膜的血液供应和正常代谢,从而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生风险。
(四)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反复口腔溃疡。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病毒会潜伏在口腔黏膜等部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就会导致口腔溃疡复发。研究发现,在一些反复口腔溃疡患者的病损部位可以检测到单纯疱疹病毒的存在。
2.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也可能与反复口腔溃疡有关。例如,口腔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口腔黏膜健康,导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有研究表明,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存在反复口腔溃疡的情况,在针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治疗后,口腔溃疡的发作频率有所降低。
(五)精神心理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心理因素可影响神经系统调节,进而影响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导致口腔黏膜容易发生溃疡。例如,学生在考试期间、职场人士面临工作压力较大时,往往更容易出现反复口腔溃疡的情况。这是因为精神紧张等因素会使得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从而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
(六)局部刺激因素
1.口腔局部创伤:牙齿残根、残冠、锐利的牙尖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可导致黏膜反复损伤,进而引发口腔溃疡。例如,有锐利牙尖的患者,如果不及时处理,口腔黏膜会不断受到摩擦和刺激,容易出现反复口腔溃疡。
2.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不良修复体,会持续摩擦口腔黏膜,引起黏膜损伤,导致反复口腔溃疡。比如,假牙制作不合适,与口腔黏膜贴合不紧密,长时间摩擦口腔黏膜,就可能导致口腔溃疡反复发生。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口腔溃疡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以及进行口腔局部检查来诊断反复口腔溃疡。同时,可能会根据情况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如血液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维生素水平、免疫功能等情况,必要时还可能进行病理检查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等。
(二)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一些疾病引起的口腔溃疡相鉴别,如白塞病、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等。白塞病除了口腔溃疡外,还常伴有生殖器溃疡、眼部病变等;创伤性溃疡有明确的局部刺激因素,去除刺激因素后溃疡可较快愈合;癌性溃疡多为不规则的深大溃疡,边缘不整齐,质地较硬,病程较长且不易愈合等。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观察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四、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局部治疗:主要是使用一些局部药物来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例如,使用含漱液(如氯己定含漱液)可以起到清洁口腔、杀菌消炎的作用;涂抹口腔溃疡膏、贴口腔溃疡膜等,能够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减轻疼痛并促进溃疡愈合。
2.全身治疗: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反复口腔溃疡发作频繁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全身治疗。如果是由于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可适当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果是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可能会使用一些调节免疫的药物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二)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及时漱口,使用合适的牙线等清洁工具,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等病原体在口腔内的滋生,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生风险。例如,儿童应在家长帮助下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残留引发口腔问题。
2.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避免挑食、偏食,以维持身体正常的营养状态,有助于预防反复口腔溃疡。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更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营养的摄入,可适当增加富含营养的食物的摄入。
3.缓解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精神压力,如进行运动、听音乐、与他人交流等,避免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的状态,以维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稳定,降低反复口腔溃疡的发生概率。学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适当参加文体活动来缓解考试等带来的压力;职场人士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工作、进行休闲活动等方式减轻工作压力。
4.避免口腔局部刺激:定期检查口腔,及时处理锐利的牙尖、残根、残冠等,选择合适的假牙等修复体,避免口腔黏膜受到不良刺激,防止反复口腔溃疡的发生。例如,老年人牙齿容易出现磨损、残根等情况,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