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及相应诱因、年龄性别因素)、阴道微生态失衡(正常菌群构成、失衡影响因素及年龄性别因素)、外界因素刺激(卫生用品使用不当、性生活因素及相关年龄性别情况)、其他因素(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全身性疾病影响及对应年龄性别状况)。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常见细菌及途径:如大肠杆菌,可通过女性尿道外口逆行感染至阴道、宫颈等部位引发炎症。女性尿道短而直,若不注意外阴清洁,大肠杆菌等细菌容易从尿道侵入。性生活也可能是细菌感染的途径之一,不洁性生活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阴道内,破坏阴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引发妇科炎症。例如,细菌性阴道炎常见的病原体就包括加德纳菌等多种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这些细菌在阴道内大量繁殖,改变了阴道的正常菌群环境,导致炎症发生。
年龄与性别因素:女性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细菌感染相关的妇科炎症,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开始发育,阴道局部防御功能相对较弱,若不注意卫生,也易发生细菌感染性炎症;育龄期女性性生活相对频繁,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也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炎症。
2.真菌感染
常见真菌及诱因:白色念珠菌是引起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当女性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阴道内的微生态平衡被打破,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炎症。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阴道内其他细菌的生长,使得白色念珠菌相对优势增长,从而导致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也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年龄与性别因素:女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真菌感染相关妇科炎症,青春期女性若有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也可能发生;育龄期女性妊娠、糖尿病等情况较多见,增加了真菌感染风险;绝经后女性虽然雌激素水平低,但如果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也可能出现真菌感染相关炎症。
3.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传播途径及影响: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后可引起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例如,女性感染支原体或衣原体后,病原体可侵犯宫颈黏膜,引起宫颈炎症,若不及时治疗,病原体还可能上行感染至盆腔,引发盆腔炎。
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性活跃的育龄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如果有不安全性行为等也可能感染,但相对较少;绝经后女性由于性生活减少,感染几率相对降低,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如有不洁接触等情况也可能感染。
二、阴道微生态失衡
1.正常阴道微生态
菌群构成: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主要以乳杆菌为主,乳杆菌可分解糖原产生乳酸,维持阴道酸性环境(pH值多在3.8-4.4之间),这种酸性环境可以抑制其他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保持阴道的微生态平衡。
影响微生态失衡的因素:频繁的阴道冲洗会破坏阴道的酸性环境和正常菌群,导致乳杆菌数量减少,从而使阴道微生态失衡。例如,有些女性过度讲究卫生,经常用洗液冲洗阴道,这样就打破了阴道原有的微生态平衡,容易引发妇科炎症。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也会影响阴道微生态,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病原体入侵引发炎症。另外,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间接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衡,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风险。
年龄与性别因素:青春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阴道微生态处于逐渐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相对容易出现失衡;育龄期女性由于性生活、妊娠等多种因素影响,更易发生微生态失衡;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乳杆菌等菌群数量减少,微生态失衡的几率增加。
三、外界因素刺激
1.卫生用品使用不当
卫生巾选择与使用:女性如果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卫生巾,或者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会导致外阴局部长时间处于潮湿、不透气的环境中,容易滋生细菌等病原体引发炎症。例如,一些廉价劣质的卫生巾可能透气性差,而且可能含有不利于皮肤的化学物质,长时间接触外阴皮肤会引起刺激和炎症反应。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因卫生用品使用不当引发炎症,青春期女性选择卫生用品时如果不注意质量等问题,更容易出现问题;育龄期女性由于月经等情况,对卫生巾的使用频率较高,更要注意正确选择和及时更换;绝经后女性如果有使用卫生护垫等情况,也需要注意卫生用品的选择,避免因卫生用品使用不当引发炎症。
2.性生活因素
不洁性生活:不洁性生活是导致妇科炎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性生活前后不注意清洁,可将外界病原体带入阴道内,引发炎症。男性如果存在生殖系统感染,在性生活中也可能将病原体传染给女性,导致女性妇科炎症的发生。
性生活频率:过于频繁的性生活也可能破坏阴道的微生态平衡,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风险。例如,频繁性生活会使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
年龄与性别因素:育龄期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不洁性生活或频繁性生活等情况更易发生,而青春期女性如果有过早性生活等情况,也会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几率;绝经后女性性生活减少,但如果有不洁性生活等情况,也可能引发炎症,但相对发生率较低。
四、其他因素
1.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阑尾炎与盆腔炎:阑尾与女性生殖器官相邻,阑尾发生炎症时,炎症可蔓延至盆腔,引起盆腔炎。例如,急性阑尾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可能通过直接蔓延等方式波及盆腔,导致输卵管炎、卵巢炎等盆腔炎性疾病。
膀胱炎与阴道炎:膀胱炎如果炎症加重,细菌可能逆行感染至阴道,引发阴道炎等妇科炎症。女性尿道短,膀胱炎时细菌容易从尿道外口侵入阴道,尤其是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这种蔓延更容易发生。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因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发生妇科炎症,但育龄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与邻近器官关系密切,相对更易受到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的影响;儿童期女性如果有泌尿系统感染等邻近器官炎症,也可能引发妇科炎症,但相对少见。
2.全身性疾病影响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适合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生长繁殖,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等妇科炎症。而且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也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体的侵袭引发炎症。
免疫系统疾病: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女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包括妇科炎症。因为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不能有效地抵御病原体的入侵,使得病原体容易在阴道等部位滋生引发炎症。
年龄与性别因素:糖尿病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育龄期女性患糖尿病时更易引发妇科炎症;免疫系统疾病在女性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育龄期女性相对多见,患病时都可能增加妇科炎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