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是胸腔内液体异常积聚,按性质分漏出液和渗出液,按病因有感染性、恶性肿瘤性等多种病因。临床表现有不同量积液时的症状和体征,诊断靠影像学、胸腔穿刺抽液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根据性质和病因采取对应措施,如漏出液治原发病,渗出液中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并抽液,恶性胸腔积液治原发病并处理积液,炎症性渗出液抗感染引流等。
一、定义
胸腔积液是指胸腔内积聚了过多的液体。正常情况下,胸腔内有少量起润滑作用的液体,当各种原因导致胸腔内液体生成增多或吸收减少时,就会形成胸腔积液。
二、分类
(一)按性质分类
1.漏出液
常见原因是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漏出液外观多为清澈透明,细胞成分少,以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蛋白含量低,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也低。
对于有肝硬化病史的患者,由于肝脏合成蛋白功能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容易出现漏出性胸腔积液;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体循环淤血,导致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也易引发漏出液。
2.渗出液
多由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炎症时,如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菌感染导致胸膜炎症,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等成分渗出;肿瘤如胸膜间皮瘤、肺癌胸膜转移等,可破坏胸膜血管,使液体渗出。渗出液外观多为浑浊,可呈血性、脓性等,细胞成分多,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高,LDH水平常高于200U/L,并且乳酸脱氢酶与血清乳酸脱氢酶比值大于0.6。
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中青年人群,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等,胸腔积液中可找到结核杆菌;肺癌患者出现渗出性胸腔积液时,多有肺癌的相关表现,如咳嗽、咯血等。
(二)按病因分类
1.感染性病因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引起的肺炎累及胸膜,可导致胸腔积液。儿童若发生肺炎,未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引发胸腔积液,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感染容易扩散至胸膜。
病毒感染:如病毒性胸膜炎,常见于病毒性肺炎患者,病毒累及胸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积液。
结核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结核性胸膜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壮年较为多见,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更易发生,如艾滋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时,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增加。
2.恶性肿瘤性病因
原发性胸膜肿瘤:如胸膜间皮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与长期接触石棉等因素有关。
转移性胸膜肿瘤: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等转移至胸膜,可引起胸腔积液,多见于有原发肿瘤病史的患者,肿瘤转移至胸膜后,刺激胸膜产生大量积液。
3.其他病因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可累及胸膜,导致胸腔积液。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当累及胸膜时,出现胸腔积液,同时伴有红斑、关节痛等多系统受累表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胸腔积液时,往往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
心血管疾病:除了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漏出液外,缩窄性心包炎也可引起胸腔积液,由于心包缩窄,影响静脉回流,导致胸腔内液体积聚。
胰腺疾病:如急性胰腺炎,胰液可通过膈肌缺损处进入胸腔,引起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胸腔积液,患者有急性胰腺炎的表现,如腹痛、腹胀、血淀粉酶升高等。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少量胸腔积液时,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在劳累后出现轻微胸闷。
中等量及大量胸腔积液时,患者会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这是因为胸腔内液体增多,压迫肺组织,使肺的通气功能受限。患者还可能有胸痛,多为刺痛,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如果是结核性胸膜炎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可能有消瘦、原发肿瘤相关的症状(如肺癌患者的咳嗽、咯血等)。
2.体征
少量积液时,可无明显体征。中等量及大量积液时,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叩诊呈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少量胸腔积液时,仅见肋膈角变钝;中等量积液时,表现为胸腔下部均匀的密度增高影,上缘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大量积液时,患侧胸腔大部分呈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
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胸腔积液的量和部位,还可以发现肺部的病变(如肿瘤、炎症等),对于诊断胸腔积液的病因有重要价值。例如,CT可以发现肺部的小结节,提示可能是肺癌胸膜转移引起的胸腔积液。
2.胸腔穿刺抽液检查
通过胸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进行检查,包括外观、细胞计数及分类、生化检查(如蛋白、LDH、葡萄糖等)、病原学检查(如查找结核杆菌、细菌培养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以及找出病因。如胸腔积液中找到结核杆菌即可确诊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中发现癌细胞则提示恶性胸腔积液。
3.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对于感染性胸腔积液,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肿瘤相关的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可能升高。例如,肺癌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可升高。
五、治疗原则
1.漏出液的治疗
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改善心功能,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减轻心脏负荷,随着心功能的改善,胸腔积液可逐渐吸收。肝硬化患者需要改善肝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等,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后,胸腔积液也会减少。
2.渗出液的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
抗结核治疗是关键,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需要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同时,对于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需要进行胸腔穿刺抽液,以减轻胸腔积液对肺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一般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腔积液完全吸收。
儿童患者患结核性胸膜炎时,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抗结核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要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因为抗结核药物可能对儿童肝脏有一定影响。
恶性胸腔积液
治疗原发病,如肺癌胸膜转移引起的胸腔积液,可根据病情选择化疗、靶向治疗等。对于胸腔积液的处理,可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持续引流胸腔积液,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也可向胸腔内注入化疗药物(如顺铂等),抑制胸膜癌细胞的生长,但可能会引起胸痛、发热等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出现恶性胸腔积液时,身体状况相对较差,在治疗原发病和胸腔积液处理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注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炎症性渗出液
如肺炎旁胸腔积液,轻度的肺炎旁胸腔积液可通过积极抗感染治疗,随着肺炎的好转,胸腔积液逐渐吸收;对于较为严重的肺炎旁胸腔积液,如出现脓性胸腔积液(脓胸),除了抗感染治疗外,需要进行胸腔穿刺引流或胸腔闭式引流,充分引流脓液,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儿童脓胸可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由于儿童呼吸道解剖特点,感染容易蔓延至胸腔,治疗时要加强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并且要足够疗程的抗感染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