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小结节样改变指在胸部CT或X线检查中,发现双肺内存在直径≤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影,其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边缘可光滑或呈分叶状、毛刺状。

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真菌(如隐球菌)感染可引发炎性肉芽肿,表现为多发小结节,常伴发热、咳嗽等症状。研究显示,肺结核患者中约30%可见双肺小结节样改变,需通过痰培养、结核菌素试验确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致肺间质病变,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小结节,血清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检测可辅助诊断。
直径<6mm的纯磨玻璃结节,建议每6~12个月复查CT;6~8mm结节需3~6个月随访;直径>8mm或实性成分>50%的结节应缩短至1~3个月复查。直径>1cm、随访期间增大或实性成分增加的结节,推荐胸腔镜楔形切除术,5年生存率达90%以上。平时增加富含β-胡萝卜素(如胡萝卜、菠菜)和维生素C(如柑橘、草莓)的食物摄入,可降低氧化应激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