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步骤包括术前检查与诊断、开髓与拔髓、根管预备与消毒、根管充填、术后修复与随访等。

1.术前检查与诊断
根管治疗前需进行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拍摄牙片或口腔CT,明确牙齿病变范围、根管数量和形态,判断是否符合根管治疗适应证。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告知患者治疗流程和注意事项。
2.开髓与拔髓
在局部麻醉下,医生使用牙科器械去除牙齿龋坏组织,打开牙髓腔,暴露牙髓组织;随后使用拔髓针等工具清除牙髓腔内的感染牙髓组织,确保将坏死或感染的牙髓彻底去除,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3.根管预备与消毒
拔髓后需进行根管预备,使用根管锉等器械逐步扩大根管,去除根管壁上的感染组织和牙本质碎屑,将根管修整成光滑、通畅的形态;之后用根管消毒剂如氢氧化钙糊剂等冲洗、消毒根管,杀灭残留细菌,消除根管内炎症,为根管充填做准备。
4.根管充填
待根管内炎症消除、无明显渗出后,进行根管充填。医生会使用根管充填材料如牙胶尖,配合根管封闭剂,严密填充根管,防止细菌再次侵入根管,同时封闭牙髓腔,促进牙齿组织修复,避免根尖周病变进一步发展。
5.术后修复与随访
根管治疗后,牙齿失去牙髓的营养供应会变得脆弱,通常需要进行牙冠修复,如制作烤瓷牙或全瓷牙,保护牙齿防止折裂;治疗后需遵医嘱定期随访复查,通过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观察牙齿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若根管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出现剧烈疼痛、肿胀、咬合不适,或牙齿折裂、充填材料脱落等情况,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由医生进行相应处理,避免影响牙齿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