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气肿常见的护理措施通常包括氧疗管理、呼吸训练、感染预防、营养支持、环境与运动等。

1、氧疗管理
间质性肺气肿患者需通过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改善缺氧症状,每日吸氧时间建议超过15小时。家庭护理中应配备制氧机或便携式氧气瓶,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目标维持在90%以上。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同时需注意氧气管路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2、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是核心训练方法。患者可每日练习2—3次,每次10—15分钟,训练时保持放松姿势,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缩唇如吹口哨。严重呼吸困难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避免用力过度诱发气胸。此类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提高肺通气效率。
3、感染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是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的关键措施。患者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若出现发热、咳痰增多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抗感染药物。合并肺心病者需每日监测体温、痰液性状。
4、营养支持
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低盐为主,推荐摄入鸡蛋、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少量多餐以减少呼吸耗能。合并肺心病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2升。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冬季可饮用姜茶驱寒,夏季选择绿豆汤清热。
5、环境与运动
保持室内湿度40%—60%,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PM2.5暴露,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度。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支气管痉挛。家属需学习急救知识,备好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应急药物。
间质性肺气肿需长期管理,患者及家属应定期监测病情变化,记录每日症状及氧疗数据。若出现突发性呼吸困难、意识改变或皮下气肿扩散,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