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的病因是激素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其他因素等。

1.激素因素
长期的雌激素刺激而无孕激素拮抗,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进而发展为子宫癌。初潮早、绝经晚、不孕不育、长期服用单一雌激素类药物等,都会增加体内雌激素的暴露时间和剂量,增加患病风险。比如,未生育女性患子宫癌的风险是生育女性的2-3倍。
2.遗传因素
约20%的子宫癌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林奇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携带该基因的人群患子宫癌的风险明显增加,终身患病风险可高达40%-60%。
3.生活方式因素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是子宫癌的高危因素,被称为“子宫癌三联征”。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组织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增加雌激素水平;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高血压可能影响子宫局部的血液循环,为肿瘤的发生创造条件。另外,长期吸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4.其他因素
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等药物、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妇科疾病,也会增加子宫癌的发病几率。他莫昔芬虽然是一种抗雌激素药物,但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弱雌激素样作用,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癌的症状是阴道出血、阴道排液、下腹部疼痛、其他症状等。
1.阴道出血
阴道出血是子宫癌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大约80%-90%的子宫癌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症状。
2.阴道排液
部分患者有阴道排液增多,液体为血性或浆液性,合并感染时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
3.下腹部疼痛
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
4.其他症状
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消瘦、恶病质等全身症状。
有家族遗传史的年轻女性,建议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基因检测。如果出现月经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年轻未生育患者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