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高即舒张压高,正常≤80mmHg,≥90mmHg为舒张压高。非药物干预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限盐、增钾、均衡营养,体重管理,运动锻炼)和心理调节。老年人、儿童及青少年舒张压高有不同注意事项。若非药物干预3-6个月后舒张压仍≥90mmHg、≥100mmHg或有不适症状,需就医考虑药物治疗,药物选择由医生据个体情况定。
一、定义与相关概念
低血压高即舒张压高,是高血压的一种表现形式,舒张压是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正常舒张压范围一般≤80mmHg,若舒张压持续≥90mmHg则可认为存在舒张压高的情况。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
限盐:每日钠盐摄入量应限制在6g以下。高盐饮食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舒张压。有研究表明,减少钠盐摄入可使一部分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降低。例如,将每日钠盐摄入从10g降至6g,舒张压平均可下降2-8mmHg。
增加钾摄入: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土豆等。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有助于降低血压。
均衡营养: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2.体重管理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减轻体重是降低舒张压的重要措施。体重每减轻5-10kg,舒张压可下降5-20mmHg。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建议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
3.运动锻炼
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舒张压。例如,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快走,长期坚持可使舒张压逐渐降低。
(二)心理调节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影响血压,应保持心态平和,可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的人群舒张压升高的风险更高,而通过心理调节放松身心后,部分人的舒张压会有所下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舒张压高时,在进行非药物干预时需更加谨慎。运动方面应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如慢走、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波动过大。饮食上要注意易消化,同时严格控制盐的摄入。因为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剧烈运动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而高盐饮食会进一步加重钠水潴留,升高舒张压。
(二)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舒张压高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存在。如果是由于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应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避免过度肥胖,因为肥胖是儿童青少年舒张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肥胖可能会影响血管功能,为成年后的高血压埋下隐患。
四、何时需要医疗干预
如果通过3-6个月的非药物干预后,舒张压仍持续≥90mmHg,或者舒张压已经≥100mmHg,或者伴有头痛、心悸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考虑在医生评估下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决定,患者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