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护理需从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入手。一般护理包括排空乳汁(让婴儿多吸吮或用吸奶器吸空剩余乳汁)和局部热敷(温度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注意非哺乳期烫伤及皮肤状况);要监测体温(每4小时测一次,关注38℃以下物理降温、超38.5℃感染扩散情况),观察乳房症状(红肿范围、疼痛、硬结等变化);哺乳期女性要继续母乳喂养、保持乳头清洁并调节心理,非哺乳期女性要排查病因、定期自我检查乳房。
一、一般护理措施
(一)排空乳汁
原因:乳腺炎初期多因乳汁淤积引起,及时排空乳汁可缓解症状。对于哺乳期女性,婴儿吸吮是排空乳汁的有效方式,婴儿的吸吮动作可刺激乳头,反射性引起乳腺导管收缩,促进乳汁排出。例如,研究表明,频繁有效的吸吮能显著降低乳汁淤积导致乳腺炎的发生风险。
方法:让婴儿多吸吮患侧乳房,每次哺乳时,应先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若婴儿不能完全吸空,可用吸奶器将剩余乳汁吸出。
(二)局部热敷
原理: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疼痛。一般来说,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较为适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热敷能使乳腺导管扩张,利于乳汁排出,减轻炎症反应。有临床研究显示,热敷结合正确的哺乳或吸奶方式,对乳腺炎初期的症状改善有明显效果。
注意事项:非哺乳期女性若发生乳腺炎初期,也可采用热敷,但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同时,热敷时要观察局部皮肤状况,若有发红加重等异常应停止热敷。
二、观察病情变化
(一)监测体温
意义:乳腺炎初期可能伴有体温升高,监测体温能及时发现感染是否加重。哺乳期女性若体温在38℃以下,可先采用物理降温等方式;若体温超过38.5℃,需警惕感染扩散等情况。例如,部分乳腺炎患者初期体温轻度升高,通过积极处理可恢复正常,但若体温持续升高或反复,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感染问题。
方法:使用体温计定时测量体温,如每4小时测量一次,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趋势。
(二)观察乳房症状
内容:要观察乳房是否有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是否出现硬结等情况。如果乳房红肿范围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大,或疼痛从局部刺痛变为持续胀痛且程度加重,或触及到质地较硬的肿块且边界不清等,可能提示病情向严重方向发展。比如,初期乳房仅有小范围红肿,若未及时处理,红肿范围可能迅速蔓延至整个乳房。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哺乳期女性
喂养建议:继续母乳喂养,因为婴儿的吸吮是治疗乳腺炎初期的重要手段,而且母乳对婴儿有益,不会因乳腺炎而停止母乳喂养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哺乳前后用清水清洗乳头,防止细菌感染加重乳腺炎。
心理调节:哺乳期女性可能因乳房不适产生焦虑情绪,焦虑情绪可能影响乳汁分泌和身体恢复,家人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哺乳期女性保持良好心态。
(二)非哺乳期女性
病因关注:非哺乳期乳腺炎初期可能有不同病因,如导管扩张症等,要注意排查是否有乳腺导管异常等情况。如果是非哺乳期女性,出现乳房不适,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因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方案与哺乳期有所不同。同时,非哺乳期女性也要注意乳房的自我检查,定期观察乳房状况,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