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乳腺癌有多种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包括乳房切除术和保乳手术,放射治疗有术后辅助放疗,化学治疗有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针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靶向治疗用于HER-2阳性患者,还需考虑老年和年轻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保乳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小、单发,且患者有保乳意愿的情况。需要确保切缘阴性,即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边缘没有癌细胞残留。保乳手术可以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乳房的外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保乳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来确定是否适合。
放射治疗
术后辅助放疗:对于保乳手术后的患者,放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一般在手术后4-6周内开始进行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对于腋窝淋巴结转移较多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也可能需要进行胸壁和锁骨上淋巴结区域的放疗。
化学治疗
新辅助化疗:适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通过术前化疗使肿瘤缩小,降低分期,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也可用于可手术乳腺癌患者,帮助评估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例如,对于一些肿瘤较大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可能使原本不能保乳的患者获得保乳的机会。
辅助化疗:用于手术后杀灭体内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降低复发风险。一般根据患者的病理分期、分子分型等因素来制定化疗方案,常用的化疗药物有蒽环类、紫杉类等药物组成的方案。
内分泌治疗
适用人群:对于激素受体(ER、PR)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药物及作用机制: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或作用于雌激素受体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常用的药物有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例如,他莫昔芬可以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阻断雌激素对肿瘤细胞的刺激;芳香化酶抑制剂则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减少雌激素的生成,适用于绝经后患者。
靶向治疗
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对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HER-2阳性的肿瘤细胞,阻断HER-2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靶向治疗需要检测患者的HER-2状态,只有HER-2阳性的患者才适合使用。
特殊人群考虑
老年患者:老年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手术方面,要根据患者的身体耐受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如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化疗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调整,避免过度治疗对身体造成过大负担。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的选择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激素受体状态、HER-2状态等,同时要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年轻患者:年轻患者对乳房外观和生育功能等有更多关注。保乳手术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但如果符合保乳适应证,应充分与患者沟通保乳手术的利弊。在化疗药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部分化疗药物可能会导致卵巢功能衰退,影响年轻患者的生育,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可能需要在化疗前进行生育力保存等相关咨询。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的选择同样要依据患者的分子分型等情况,同时要关注治疗对患者未来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