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低血压可从多方面入手,一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正常成人可增至10-15g/d但特殊人群需遵医嘱;二是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每周吃2-3次瘦肉、2-3次深海鱼、每天1个鸡蛋等,不过特殊疾病患者需控量;三是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每天蔬菜400-500g、水果200-300g,不同人群有不同要求;四是适当增加液体摄入,成年人每天饮水1500-2000ml,特殊人群需遵医嘱控量。
一、增加钠盐摄入
对于低血压患者,适当增加钠盐摄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正常成人每天氯化钠的摄入量以6g左右为宜,但低血压患者可适当增加,一般可增至10-15g/d。因为钠盐可使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从而导致回心血量增多,心输出量也随之增加,有助于升高血压。例如,在烹饪食物时可适当多放一点盐,但要注意对于患有高血压风险或本身有肾脏疾病等特殊情况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钠盐摄入量,避免因钠盐摄入过多加重肾脏负担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二、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瘦肉: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如牛肉、猪肉等。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于提升血压有一定帮助。一般建议每周可食用瘦肉2-3次,每次50-100g左右。但对于患有高血脂等疾病的低血压患者,要选择瘦肉部分,避免过多摄入脂肪。
鱼类: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同时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例如,每周可吃2-3次深海鱼,如三文鱼、金枪鱼等,每次食用量在100g左右。鱼类中的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营养平衡,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可能对血压的提升起到一定作用。不过,对于海鲜过敏的人群则不能食用鱼类来补充蛋白质。
蛋类:鸡蛋是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每天可吃1个鸡蛋。鸡蛋中的蛋白质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于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提升血压有一定帮助。但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鸡蛋的摄入量,一般建议每周食用鸡蛋不超过3-4个。
三、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蔬菜水果:例如富含维生素C的橙子、柠檬等,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红蛋白参与氧气的运输,充足的氧气供应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压。富含钾元素的香蕉等,钾元素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以及心肌的正常收缩等都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稳定血压。一般建议每天摄入蔬菜400-500g,水果200-300g。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群对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可能会有不同要求,比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蔬菜水果摄入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老年人如果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则要注意水果的摄入量和种类选择,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四、适当增加液体摄入
每天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ml左右。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维持血容量,对于低血压患者来说,有助于保证心脏等器官的血液灌注,从而升高血压。但对于患有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等特殊人群,要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避免因饮水过多加重心脏或肾脏负担。例如,心力衰竭患者饮水过多可能会导致肺水肿等并发症,肾脏疾病患者饮水过多可能会加重水肿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