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超声表现包括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及其他超声表现。二维超声可见房间隔连续性中断及右心系统改变;多普勒超声有左向右分流信号;其他超声表现有肺动脉增宽及左心系统相对偏小。
一、二维超声表现
1.房间隔连续性中断
部位:可发生在房间隔的不同部位,如原发孔型缺损多位于心内膜垫部位,继发孔型缺损最常见于卵圆窝区域。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可能有一定差异,但继发孔型仍是主要类型。例如在儿童群体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较为多见。
直接显示:二维超声可直接观察到房间隔处的回声失落,清晰显示缺损的大小、形态等。通过测量缺损的直径等指标,可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超声检查能明确房间隔缺损的具体情况以便制定治疗方案。
2.右心系统改变
右心房、右心室增大:由于左心房的血液分流至右心房,右心房容量负荷增加,进而右心室的回心血量增多,导致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在儿童患者中,若房间隔缺损较大,右心增大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对于患有房间隔缺损的特殊人群,如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右心增大的情况可能会因病情复杂而有不同的表现程度。
室间隔运动异常:右心室扩大可导致室间隔向左心室侧移位,出现室间隔矛盾运动。这种运动异常在超声图像上可以清晰观察到,对于判断右心负荷情况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可能因心脏代偿能力不同而使室间隔运动异常的表现有所差异,有病史的患者需密切关注室间隔的运动情况以评估病情进展。
二、多普勒超声表现
1.左向右分流信号
彩色多普勒:可显示通过房间隔缺损处的左向右分流的彩色血流信号,通常表现为红色(朝向探头)的血流从左心房经缺损处流向右心房。根据缺损的大小不同,分流束的粗细也不同,缺损较大时分流束较宽。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中,彩色血流信号的显示可能因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差异而有一定区别,对于有房间隔缺损病史的患者,彩色多普勒能直观反映分流情况的变化。
频谱多普勒:可记录到舒张期为主的湍流频谱,由于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分流主要发生在舒张期,频谱多普勒可测量分流的速度等指标。通过测量分流速度可以计算跨缺损的压差,从而评估分流的程度。不同年龄患者的血流速度可能不同,女性和男性患者在相同病情下可能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导致频谱多普勒表现有细微差别,有相关病史者需定期通过频谱多普勒监测分流情况。
三、其他超声表现
1.肺动脉改变
肺动脉增宽:由于肺循环血流量增加,肺动脉血流量增多,导致肺动脉扩张。超声上可观察到肺动脉内径增宽,尤其是肺动脉主干及分支的宽度变化。在儿童房间隔缺损患者中,若分流较大,肺动脉增宽的表现较为常见。对于患有房间隔缺损的特殊人群,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肺动脉增宽可能更为明显且需要密切监测肺动脉压力的变化,有病史患者要关注肺动脉的动态改变。
2.左心系统改变
左心房、左心室相对偏小:因为存在左向右分流,左心房接收的肺静脉回流血液部分分流至右心房,所以左心房容量负荷相对减少,左心室的前负荷也相应减少,导致左心房、左心室相对偏小。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左心系统大小会因房间隔缺损的病程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有房间隔缺损病史的患者需通过超声监测左心系统的大小变化来评估心脏整体功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