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分哺乳期和非哺乳期,一般处理包括排空乳汁、局部热敷;就医治疗有抗生素使用和手术引流;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哺乳期要注意乳头清洁等,非哺乳期要观察肿块等;预防方面哺乳期要定期哺乳等,非哺乳期要健康生活及自检。
一、一般处理措施
1.排空乳汁
对于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频繁哺乳或使用吸奶器排空乳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乳汁淤积是乳腺炎常见的诱因之一,通过排空乳汁可以减轻乳腺导管的堵塞,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例如,每2-3小时应至少哺乳一次,每次哺乳尽量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换另一侧。对于无法亲喂的情况,吸奶器的使用频率也应保持相似。
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虽然没有乳汁淤积问题,但保持乳腺的通畅也很关键,不过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处理方式与哺乳期有所不同。
2.局部热敷
在乳腺炎早期,可进行局部热敷。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房的疼痛和肿胀。一般可以用温毛巾热敷乳房,温度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不过如果乳房已经出现红肿热痛明显加重,皮肤有破损等情况则不适合热敷。
二、就医治疗相关情况
1.抗生素使用
如果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且病情较为严重,如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白细胞升高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医生会根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例如,对于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会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要依据药敏试验等结果。
哺乳期女性使用抗生素时需要考虑对婴儿的影响,有些抗生素可以继续哺乳,有些则需要暂停哺乳,医生会综合评估后给出建议。
2.手术治疗情况
当乳腺炎发展为乳房脓肿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切开引流。对于哺乳期女性,手术应尽量避免损伤乳管,以减少对哺乳功能的影响。手术时会根据脓肿的位置、大小等选择合适的切口。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如果有形成脓肿等情况也可能需要手术,但手术方式和哺乳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判断。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1.哺乳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保持乳头的清洁卫生,每次哺乳前后都要用清水清洗乳头。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哺乳姿势,避免婴儿含着乳头睡觉等情况,防止乳头损伤,因为乳头损伤容易导致细菌侵入引发乳腺炎。另外,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2.非哺乳期女性
非哺乳期女性患乳腺炎时,要注意观察乳房肿块的变化情况,如肿块的大小、质地、有无红肿等。如果肿块长时间不消退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等,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诱发或加重非哺乳期乳腺炎。
四、预防方面
1.哺乳期女性预防
定期哺乳,避免乳汁长时间淤积。可以通过记录哺乳时间来保证规律哺乳。另外,要注意婴儿的口腔卫生,防止婴儿口腔内的细菌通过乳头侵入乳腺。还要选择合适的哺乳胸罩,避免过紧的胸罩压迫乳房影响血液循环。
2.非哺乳期女性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要注意乳房的自我检查,每月定期进行乳房自检,一旦发现乳房有异常情况,如肿块、疼痛等,及时就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