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癣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肥皂清洗并擦干,儿童清洗要轻柔;选择透气宽松鞋子和吸汗棉质袜子,儿童袜子要无刺激;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公共场所穿拖鞋;糖尿病患者控血糖,免疫低下人群增强免疫力;定期自我检查双脚,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1.清洁频率:每天至少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双脚,尤其是脚趾间。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清洗,因为儿童好动易出汗,每天清洗可有效减少真菌滋生的环境。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养成良好的足部清洁习惯,成年人工作一天后脚部易出汗,更需及时清洁;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脚部皮肤较薄,清洁时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以37℃-40℃为宜,避免烫伤皮肤。
2.干燥方法:清洗后要用干净柔软的毛巾彻底擦干,包括脚趾间。可使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脚趾间,确保干燥无残留水分。儿童皮肤娇嫩,擦干时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吹干时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烫伤。
二、选择合适的鞋袜
1.鞋子选择:应选择透气、宽松的鞋子,如布鞋、运动鞋等。避免穿密闭不透气的皮鞋、塑料鞋等。不同性别在鞋子选择上有一定差异,男性通常活动量较大,可选择透气性好且支撑性佳的运动鞋;女性可选择款式相对宽松、材质透气的鞋子。对于有足部疾病史或特殊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要选择更宽松、舒适且专为糖尿病足设计的鞋子,以减少足部受压和摩擦的风险。
2.袜子选择:穿吸汗性好的棉质袜子,每天更换。袜子要宽松合适,避免过紧的袜子导致脚部血液循环不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袜子要选择棉质、无刺激性的,且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脚部正常发育。
三、避免交叉感染
1.个人物品专用: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毛巾等个人物品。家庭中要将家庭成员的物品分开,尤其是有手足癣患者的家庭,更要做到专人专用,防止真菌传播。对于儿童,要教育其不与他人共用脚部用品,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公共场所注意: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要穿着拖鞋,避免直接接触公共物品表面。例如在公共浴室,地面可能有真菌残留,穿着拖鞋可降低感染风险;游泳池水可能被污染,穿着拖鞋能防止脚部直接接触污染水源。
四、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易并发手足癣,且病情易加重和反复。这类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同时,在治疗手足癣时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足部皮肤变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
2.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艾滋病患者等,这类人群自身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手足癣且感染后不易治愈。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在治疗手足癣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能需要更长的治疗周期。
五、定期观察足部情况
1.自我检查:定期检查双脚皮肤状况,观察是否有脱皮、水疱、瘙痒、皮肤增厚等异常情况。成年人要养成每月自我检查双脚的习惯,儿童家长要定期查看儿童脚部,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及时就医:若发现足部有异常表现,如疑似手足癣症状,要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进行真菌学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尤其是儿童,更不能随意使用成人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适用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