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需综合多方面评估严重程度,可能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治疗包括氧疗、抗感染、对症支持,大多数预后较好但有基础疾病者预后差,预防要增强体质、避免去密集场所、接种疫苗,家庭护理要密切观察、保持空气流通等,出现加重迹象及时送医。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影响
呼吸衰竭:严重的肺部炎症会导致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进而引起呼吸衰竭。孩子会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表现,若不及时处理,会危及生命。这是因为肺部炎症使得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氧气无法有效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
心力衰竭:炎症刺激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率加快、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水肿等心力衰竭表现。例如,心率增快是机体为了弥补缺氧状态下的氧输送不足而做出的代偿,但过度代偿会加重心脏负担,最终引发心力衰竭。
感染性休克:严重的感染可引发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皮肤花斑、尿量减少等。这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血管扩张、外周循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治疗原则及一般处理
氧疗:对于有缺氧表现的孩子,需要给予氧疗,可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纠正缺氧状态,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新生儿血氧饱和度90%-95%,1-2岁血氧饱和度93%-98%,2岁以上血氧饱和度95%-98%)。氧疗的目的是保证机体的氧供,减少缺氧对各脏器的损害。
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则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选择抗生素要依据临床经验结合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的耐药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对症支持治疗:对于有喘息症状的孩子,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缓解喘息,如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等。同时,要保证孩子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利于痰液稀释排出;对于发热的孩子,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方式,当体温超过38.5℃且符合用药指征时,可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但需谨慎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
预后情况
大多数小孩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一般在规范治疗1-2周左右病情可得到控制。但如果病情发现不及时、治疗不规范,可能会遗留一些问题,如肺功能轻度受损等。不过,通过后期的康复锻炼等有可能逐渐恢复。而对于那些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的孩子,患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后预后相对较差,更容易出现病情反复及并发症。
预防及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预防方面: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另外,按时接种疫苗也很重要,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有效预防相关病原体引起的肺炎。
家庭护理方面: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湿度50%-60%为宜)。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饮食。对于咳嗽、咳痰的孩子,可轻拍其背部,帮助痰液排出。同时,要让孩子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孩子出现病情加重的迹象,如呼吸极度困难、高热不退等,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