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主要由病毒(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和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引起,不同人群病因有特点,儿童易因免疫系统未完善患病毒性腮腺炎,成年人化脓性腮腺炎相对多见,特殊病史人群易受影响,预防上儿童需接种疫苗、注意卫生,成年人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意口腔卫生,特殊病史人群要控制基础病、定期体检及积极治疗相关病史以防患。
病毒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是引起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病原体。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病毒会在呼吸道局部繁殖,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进而侵犯腮腺等腺体、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器官组织。例如,在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容易造成流行性腮腺炎的暴发流行。
其他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也可能引起腮腺炎,但相对少见。这些病毒引起的腮腺炎症状通常相对较轻,但也需要引起重视。
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口腔内的这些细菌可能逆行感染腮腺,引起化脓性腮腺炎。常见于成年人,多发生在一侧腮腺,患者腮腺部位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不同人群中腮腺炎病因的特点
儿童: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在幼儿园和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接触到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的机会较多,所以儿童患流行性腮腺炎的风险相对较高。而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腮腺炎在儿童中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儿童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增加细菌感染的几率。
成年人:成年人患流行性腮腺炎的几率相对儿童较低,但仍有可能感染。而成年人的化脓性腮腺炎相对较多见,这与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口腔卫生状况以及机体抵抗力等因素有关。比如,一些成年人可能因为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导致抵抗力下降,或者有口腔手术、口腔创伤等情况,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导致化脓性腮腺炎。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免疫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包括引起腮腺炎的病原体,而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恢复也相对困难。对于有腮腺导管结石等病史的人群,由于腮腺导管存在梗阻,容易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细菌感染引发化脓性腮腺炎的风险。
腮腺炎的预防及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措施。家长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及时带儿童接种疫苗。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口罩。同时,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等,以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对于成年人: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口腔疾病。如果有腮腺导管相关问题,应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引发腮腺炎。
特殊病史人群:有免疫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控制基础疾病,维持机体免疫力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腮腺等部位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腮腺相关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有腮腺导管结石等病史的人群,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防止病情复发导致腮腺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