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分儿童和成人型,儿童因先天解剖及细菌感染致反复肿胀、可伴发热,成人因导管障碍或自身免疫致反复肿胀、唾液分泌异常,儿童靠临床表现和造影诊断、以保守治疗为主并注意口腔卫生预防,成人靠病史和影像学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并注意口腔健康预防。
一、慢性腮腺炎的定义
慢性腮腺炎是指腮腺反复肿胀或疼痛,病程超过3个月的腮腺炎症性疾病。
二、病因
儿童慢性腮腺炎
先天性解剖因素:儿童腮腺导管较细,唾液分泌时容易淤滞,且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容易发生逆行性感染,导致慢性腮腺炎。例如,儿童时期腮腺导管结构和功能特点使得细菌等病原体容易沿导管逆行侵入腮腺引发炎症。
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经口腔逆行感染腮腺,如儿童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内细菌可通过腮腺导管口进入腮腺引起慢性炎症。
成人慢性腮腺炎
导管系统障碍:如导管结石、狭窄等,可导致唾液排出受阻,唾液淤积在腮腺内,有利于细菌滋生,引发慢性炎症。例如,导管内结石会机械性阻塞导管,影响唾液的正常排出,长期可导致腮腺慢性炎症。
自身免疫因素:部分成人慢性腮腺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腮腺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能累及腮腺出现慢性炎症表现。
三、临床表现
儿童慢性腮腺炎
腮腺反复肿胀:多为双侧腮腺交替肿胀,肿胀程度不一,发作时腮腺区肿大、疼痛,皮肤可微红,按压腮腺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黏液溢出。例如,儿童可能在进食时因唾液分泌刺激,肿胀感加重。
可伴有发热:发作时可能出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5℃左右,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发热。
成人慢性腮腺炎
腮腺反复肿胀或疼痛:腮腺区反复肿胀,疼痛程度不等,有的患者以隐痛为主,有的则疼痛较明显。
唾液分泌异常:可能出现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口腔干燥等症状,因为唾液排出受阻或自身免疫损伤影响了腮腺的分泌功能。
四、诊断
儿童慢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根据儿童腮腺反复肿胀的病史及发作时的表现,如腮腺区肿大、导管口有分泌物等。
腮腺造影:可见导管系统扩张不整,边缘不光滑,腺泡呈斑点状、球状扩张等改变,有助于明确导管及腺泡的病变情况。
成人慢性腮腺炎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腮腺肿胀的发作情况、病程等。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腮腺内导管扩张、腺体回声不均等;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导管结石、腺体结构等情况,帮助明确病因。
五、治疗与预防
儿童慢性腮腺炎
保守治疗为主: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按摩腮腺,促进唾液排出,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促进炎症消退。因为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尽量避免创伤性大的治疗。
预防: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等。避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等可能诱发腮腺炎症的情况。
成人慢性腮腺炎
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导管结石引起的,可根据结石的大小等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较小的结石可尝试通过按摩等方法促进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手术取出;如果是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调节等药物,但需谨慎使用,遵循个体化原则。
预防:成人应注意保持口腔健康,定期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内可能导致腮腺导管问题的因素,如龋齿等。避免长期接触可能影响腮腺功能的不良因素,如某些药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