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一般有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皮疹等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特点,重症者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特殊症状,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健康,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并做好护理。
一、一般症状表现
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为38℃左右,部分患儿体温可更高。发热通常是首发症状之一,发热持续时间个体有差异,一般持续1-7天不等。这是因为病毒感染机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
口腔症状
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患儿口腔内颊部、舌、牙龈、硬腭、口唇内侧等部位会出现散在的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随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例如,婴幼儿可能会频繁哭闹,不愿意进食辅食或母乳,这是由于口腔内溃疡刺激疼痛所致。
手部、足部、臀部皮疹
皮疹形态:手、足、臀部会出现皮疹,初期为红色斑丘疹,很快转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皮疹的分布具有特征性,手、足部位的皮疹多见于手指、手掌、足底,臀部皮疹可表现为斑丘疹或疱疹。
二、不同年龄段症状特点
婴幼儿:婴幼儿表达能力差,除上述发热、口腔疱疹溃疡、手足臀部皮疹外,还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毒可能累及神经系统,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比如有的婴幼儿会突然出现精神萎靡,比平时爱睡觉,唤醒后又很快入睡,或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家长需高度重视,因为这可能提示病情较重,有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
学龄前儿童及学龄儿童:相对婴幼儿症状可能稍轻,发热、口腔疱疹溃疡、手足臀部皮疹等表现较典型,一般精神状态较好,但也有个别儿童可能出现高热不退、精神差等情况,需要密切观察。
三、重症手足口病的特殊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持续时间较长)、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头痛、呕吐、肢体抖动、无力、抽搐等。例如,患儿可能会出现频繁的肢体抖动,像肢体不自主地快速颤动,或者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四肢强直等。这是由于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紊乱。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发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等。比如呼吸频率明显增快,超过正常儿童同龄阶段的呼吸频率,或者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等三凹征。这是因为病毒感染累及呼吸系统,导致肺部炎症、肺水肿等病变。
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或下降等。例如,患儿四肢末端皮肤颜色发暗,呈现花斑样改变,同时心率加快,超过160次/分(儿童正常心率范围因年龄而异,学龄前儿童正常心率一般在80-120次/分左右),这提示循环功能可能出现障碍,病情较为危急。
儿童手足口病症状表现多样,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健康状况,若发现儿童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尤其是重症手足口病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护理患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对于发热患儿要适当采取物理降温等措施,如用温水擦拭患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但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防刺激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