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不同人群易患。得了体癣要一般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注意个人物品卫生;外用抗真菌药物是主要治疗方法,面积大等特殊情况可能需口服抗真菌药;儿童、成年、老年患者治疗各有注意事项,儿童选温和药物、成年遵嘱完成疗程控基础病、老年观察皮肤反应合理用药。
一、什么是体癣
体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皮肤癣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当人体皮肤的抵抗力下降,或者皮肤有破损时,就容易受到皮肤癣菌的侵袭。体癣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患病动物,或者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传播。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患病,生活中经常接触潮湿环境、皮肤易有破损、与癣病患者或动物密切接触的人群更容易患上体癣。例如,经常在公共泳池、澡堂等潮湿场所活动的人,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增加了感染风险;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也较易发生体癣。
二、得了体癣怎么办
(一)一般处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体癣患者要注意保持感染部位的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患处,洗完后及时擦干,尤其是在运动出汗后更要注意清洁和干燥,这样可以减少皮肤癣菌滋生的环境。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帮助其做好皮肤清洁护理,避免因皮肤潮湿引发体癣加重。
2.避免搔抓:体癣会引起瘙痒,但要告诫患者尽量不要搔抓患病部位,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一方面容易使病情加重,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继发感染。儿童患者由于自控能力较差,家长要多加留意,防止其搔抓患处。
3.注意个人物品卫生:患者使用的毛巾、衣物等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防止体癣传播给他人。比如,患者的毛巾要单独使用,并且定期用开水烫洗后在阳光下暴晒,以杀灭可能残留的皮肤癣菌。
(二)药物治疗
1.外用抗真菌药物:这是治疗体癣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外用抗真菌药物有咪唑类,如克霉唑、咪康唑等;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或杀灭皮肤癣菌。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相对温和、刺激性小的外用抗真菌药物,并且在使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一般需要连续使用药物2-4周,以确保彻底杀灭皮肤癣菌,防止复发。
2.特殊情况的处理:如果体癣面积较大、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者患者同时患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等,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但口服抗真菌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证,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尤其要注意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禁忌情况。例如,孕妇一般不建议口服抗真菌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三)针对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体癣患者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应选用刺激性小的外用抗真菌药物,并且用药量要适当,避免药物过量吸收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家长要监督儿童遵守治疗方案,按时用药和进行皮肤护理。
2.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坚持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如果是患有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体癣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的控制有助于体癣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体癣患者可能伴有皮肤干燥等情况,在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如果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停药并就医。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代谢相对缓慢,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的代谢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