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室肥大是左心室心肌增厚、腔扩大的结构改变,常见原因有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辅助诊断,不同人群受其影响不同,儿童青少年要治原发疾病、监测发育,成年人高血压引起的要控血压,肥厚型的要避免剧烈运动,老年人要防并发症、控基础病、定期检查。
一、常见原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使左心室向主动脉射血时阻力增加,为了克服阻力,左心室需要加强收缩,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左心室肥大。例如,有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大的风险较高。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可能会加重高血压对左心室的影响。对于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血压与左心室肥大的关系;男性也会因长期高血压等因素面临左心室肥大风险。
2.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会使左心室射出血液受阻,左心室必须增强收缩力才能将血液泵出,长期如此导致左心室肥大。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在儿童或青少年中可能存在,后天性的主动脉瓣狭窄则可能在中年以后逐渐出现。
3.肥厚型心肌病:这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主要是由于心肌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心肌异常肥厚,常常表现为左心室肥大,尤其以室间隔肥厚常见。这种疾病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都可能发病,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二、相关指标及意义
1.心电图:可能会出现电压增高的表现,如R波增高、ST-T改变等。例如,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Rv5或Rv6>2.5mV等,这些指标提示可能存在左心室肥大,但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左心室肥大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以测量左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内径等。正常左心室壁厚度,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一般不超过11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男性一般在35-55mm,女性在35-50mm,如果室间隔厚度≥12mm,左室后壁厚度≥11mm,或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则提示左心室肥大。通过超声心动图还可以评估左心室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等情况,比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LVEF一般≥50%,左心室肥大时可能会影响LVEF等指标。
三、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儿童及青少年:如果是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的左心室肥大,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活动耐力下降等。例如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儿童,可能在活动后出现气促、乏力等表现。对于儿童左心室肥大,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治疗,同时要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2.成年人:成年人左心室肥大如果是高血压引起,需要积极控制血压,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血压控制目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普通成年人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老年人(≥65岁)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等。如果是肥厚型心肌病的成年人,需要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行为,因为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3.老年人:老年人左心室肥大往往与长期的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相关。老年人左心室肥大可能会增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注意适度运动,避免劳累,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基础疾病,定期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