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分为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乳腺炎,哺乳期乳腺炎局部有红肿热痛、肿块,全身有发热、乏力;非哺乳期乳腺炎局部有肿块、疼痛、皮肤改变,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不同人群乳腺炎症状有特点,初产妇哺乳期乳腺炎症状相对急且典型,经产妇稍轻,非哺乳期中青年女性症状不典型易反复,老年女性炎症反应不明显易被忽视。
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患病乳房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的典型炎症表现。红肿区域边界可能不太清晰,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剧,触摸时疼痛明显。例如,初产妇可能在哺乳后感觉乳房某一局部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出现红斑。
肿块:可触及乳房内有肿块,肿块大小不一,质地较硬。如果是炎症初期,肿块可能边界尚清,有压痛;随着炎症进展,肿块可能逐渐增大,或者融合成更大的肿块。比如,有的患者乳房内可摸到一个或多个痛性肿块,直径数厘米不等。
全身症状:
发热: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多为低热,体温可在38℃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体温较高,可达39℃甚至更高。发热一般在炎症反应明显时出现,是身体对炎症的应激反应。例如,一些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会感觉全身不适,伴有寒战、发热等症状。
乏力:由于炎症消耗身体能量以及发热等因素影响,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欠佳。
非哺乳期乳腺炎
局部症状:
肿块:乳房内可触及肿块,肿块位置不定,可发生在乳晕区、乳房周边等部位。肿块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边界可能不清,有时可能有粘连。例如,非哺乳期乳腺炎中的浆细胞性乳腺炎,肿块常位于乳晕周围,边界不整,与皮肤可有粘连。
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疼痛较轻,仅为隐痛或胀痛;有的患者疼痛较明显,尤其是在肿块处有压痛。部分患者在肿块形成脓肿前可能有较明显的疼痛。
皮肤改变:皮肤可能出现橘皮样改变、红肿等情况,但一般不像哺乳期乳腺炎那样红肿热痛表现得那么典型。比如,有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皮肤可能仅有轻度发红,或者皮肤表面有少许鳞屑等改变。
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可能仅有低热,体温通常不超过38.5℃,也有患者无明显全身症状。
不同人群乳腺炎症状特点
哺乳期女性
初产妇:初产妇由于乳腺管相对较窄,哺乳经验不足,更容易发生乳腺炎。在哺乳过程中,可能因乳头皲裂等原因引发炎症,症状出现相对较急,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可能更为典型,全身症状如发热等也可能相对更明显。例如,初产妇可能在产后1-2个月内就出现乳腺炎症状,一旦发生,若不及时处理,炎症进展较快。
经产妇:经产妇相对初产妇来说,乳腺管相对通畅些,但如果存在乳汁淤积、乳头局部卫生不佳等情况,也会发生乳腺炎。症状表现可能相对初产妇稍轻,但也需重视,若有乳汁淤积等情况,应及时处理,避免炎症发生。
非哺乳期女性
中青年女性:非哺乳期乳腺炎在中青年女性中较为常见,可能与内分泌失调、乳腺导管扩张等因素有关。症状表现相对哺乳期乳腺炎不那么典型,肿块可能是主要表现,全身症状较轻,但病情可能容易反复。例如,中青年女性患浆细胞性乳腺炎时,病情可能会有缓解和复发的过程,肿块时大时小,疼痛程度也会随病情变化而不同。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发生乳腺炎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出现。此时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炎症反应可能不如中青年明显,局部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比如,老年女性乳房出现肿块等情况时,需警惕乳腺炎或其他乳腺疾病的可能,应及时就医检查,因为老年女性乳腺疾病中恶性病变也需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