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密切观察病情,监测体温与局部症状;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并指导卫生;进行饮食护理,选择合适食物与进食方式;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并调整体位;采取隔离与消毒措施;针对婴儿和有基础疾病患儿有特殊护理注意事项。
一、病情观察
1.体温监测:小儿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常伴有发热,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不同年龄段小儿对发热的耐受及表现不同,婴儿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拒食等,而较大儿童可能会诉说寒战、头痛等。若体温超过38.5℃,需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松解衣物、温水擦浴等,但要避免使用可能对小儿有特殊禁忌的降温方式,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局部症状观察:观察腮腺局部红肿、疼痛程度及范围变化。注意有无脓肿形成迹象,如局部波动感、皮肤发红加重等,若有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
二、口腔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鼓励患儿多饮水,每天至少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以冲刷口腔细菌。婴幼儿可在喂奶前后适当喂少量温水,较大儿童可使用淡盐水漱口,每日3-4次,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滋生,利于腮腺炎症恢复。因为口腔内细菌滋生可能会加重腮腺的感染情况。
2.口腔卫生指导:对于能配合的患儿,指导其正确的刷牙方法,年龄较小的患儿可由家长协助清洁口腔,防止食物残渣残留于口腔内,引发继发感染。
三、饮食护理
1.饮食选择: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泥(应切碎煮烂)、水果汁等。避免食用酸性、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酸性食物会刺激唾液分泌,加重腮腺疼痛。例如,柑橘类水果的酸性成分可能会使患儿腮腺疼痛加剧,应避免让患儿食用。
2.进食方式:对于吞咽困难或因腮腺疼痛不愿进食的患儿,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喂食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压迫腮腺部位,引起疼痛加重。
四、休息与体位护理
1.保证充足休息:让患儿多休息,减少活动量,以利于身体恢复。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室内安静、温度适宜。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患儿机体免疫力的恢复,促进炎症的消退。
2.体位调整:指导患儿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坐位,这样有利于唾液引流,减轻腮腺肿胀部位的压力,缓解疼痛。例如,半卧位可使患儿呼吸更通畅,同时减轻腮腺部位的充血。
五、隔离与消毒
1.隔离措施:由于小儿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可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需将患儿适当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一般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3天左右,但具体隔离时间需根据病情及医生判断。
2.环境消毒:对患儿居住的房间进行定期消毒,可采用开窗通风、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等物品要定期消毒,如餐具可煮沸消毒15-20分钟等,减少环境中的病原体数量。
六、特殊人群护理注意事项
1.婴儿护理:婴儿患小儿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时,护理更为精细。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的轻柔,避免损伤婴儿口腔黏膜。在监测体温时,要选择合适的测温方式,如使用腋下体温计,且要防止婴儿咬破体温计。同时,婴儿的衣物、被褥要保持清洁、柔软,避免刺激腮腺部位。
2.有基础疾病患儿护理:对于本身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的情况。例如,患有哮喘的患儿在采取降温措施时要避免使用可能诱发哮喘发作的方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在休息、饮食等方面要严格遵循其基础疾病的护理要求,同时兼顾腮腺炎的护理,如饮食上既要保证营养又要避免加重心脏负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