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初期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发热(多为低热,持续1-2天,不同年龄宝宝表现有差异)、口腔症状(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致拒食流涎等,部分有咽部不适)、手部、足部、臀部皮疹(手部足部先红斑丘疹后转疱疹,臀部也有皮疹),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精神状态改变、消化道症状等),且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不典型,发现类似表现且有接触史应及时就医并做好护理。
一、发热症状
手足口病初期,宝宝往往会出现发热情况,多数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但也有部分宝宝可能出现中热甚至高热,体温可达39℃-40℃。发热通常会持续1-2天,这是因为肠道病毒感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出现发热表现。不同年龄的宝宝对发热的耐受程度不同,小月龄宝宝可能除了发热还会伴有精神萎靡等表现,而较大的宝宝可能会诉说身体不适等。
二、口腔症状
1.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口腔是手足口病病毒侵犯的重要部位之一。初期可见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多发生在舌、颊黏膜、硬腭等处,随后疱疹破溃形成溃疡。宝宝会因为口腔疼痛而出现拒食、流涎等表现。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拒食可能表现为吃奶量明显减少;较大的宝宝可能会频繁诉说嘴巴痛,不愿意进食固体食物等。这是由于病毒在口腔黏膜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破坏和炎症反应,进而形成疱疹和溃疡。
2.咽部不适:部分宝宝还可能出现咽部不适,可能会有轻微的咽部充血等表现,但相对口腔症状来说,咽部症状一般没有口腔症状那么典型。
三、手部、足部、臀部皮疹
1.手部皮疹:手部通常会出现皮疹,多为红色斑丘疹,随后可转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皮疹主要分布在手指、手背等部位,一般不会出现在手掌心的中心部位。不同年龄宝宝的手部皮疹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小月龄宝宝可能皮疹不太容易被发现,需要仔细检查,较大的宝宝能配合观察时可清晰看到这些皮疹情况。
2.足部皮疹:足部皮疹与手部皮疹类似,也是先出现红色斑丘疹,后转为疱疹,主要分布在足底、足跟等部位。宝宝可能会因为足部皮疹的不适而出现走路时步态异常等表现,小月龄宝宝可能会表现为烦躁不安,因为脚部接触物品等会引起不适。
3.臀部皮疹:臀部也可能出现皮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疱疹等,皮疹数量一般相对手部和足部可能少一些,但也是手足口病初期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
四、其他伴随症状
1.精神状态改变:部分宝宝在手足口病初期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比如原本活泼好动的宝宝变得精神萎靡,或者出现易哭闹等情况。这可能与发热以及身体不适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家长要特别关注其精神状态,因为小月龄宝宝不会用言语准确表达不适,精神状态是很重要的观察指标。
2.消化道症状:少数宝宝可能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这是因为肠道病毒感染后,除了累及口腔和皮肤外,也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紊乱,从而出现这些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宝宝的消化道症状表现程度不同,小月龄宝宝腹泻可能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等。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可能因宝宝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宝宝可能上述症状并不完全典型。如果发现宝宝有类似手足口病初期的表现,尤其是有接触手足口病患儿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家长要做好宝宝的护理工作,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对于发热的宝宝可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方法等,但要避免不恰当的护理方式对宝宝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