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是(趾)甲周围组织因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有创伤、感染等常见病因,初期表现为甲周红肿轻微疼痛,进展期红肿疼痛加剧、化脓,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分局部和全身治疗,还可通过正确修剪指甲、选合适鞋袜、避免外伤来预防。
一、甲沟炎的定义
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是因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甲周组织红、肿、热、痛,严重时可化脓。
二、常见病因
1.创伤因素
年龄方面:儿童活泼好动,在玩耍过程中容易出现手指或脚趾的微小创伤,比如被玩具碰撞、踢到硬物等,这是儿童甲沟炎常见的诱因之一;成年人若从事需要频繁使用手部或脚部的工作,如建筑工人、舞蹈演员等,也容易因长期摩擦、挤压等导致甲周组织损伤,进而引发甲沟炎。
生活方式:长期咬指甲、过度修剪指甲(尤其是修剪过短)等不良生活方式会破坏甲周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细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增加甲沟炎的发病风险。例如一些有咬指甲习惯的人,指甲周围皮肤经常受到损伤,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条件。
病史因素:有手足部皮肤病史的人,如患有湿疹等疾病,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更容易并发甲沟炎。
2.感染因素
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当甲周皮肤有破损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容易侵入并繁殖,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比如脚趾在穿不合适的鞋子时,局部皮肤出现微小破损,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可能趁机侵入,引发甲沟炎。
三、临床表现
1.初期表现
指甲周围组织出现红肿,伴有轻微疼痛,此时如果能及时采取措施,炎症有可能消退。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因为手指或脚趾的疼痛会影响其日常活动;成年人则能明显感觉到甲周部位的不适。
2.进展期表现
随着病情发展,红肿部位疼痛加剧,皮肤温度升高,可出现化脓现象,指甲周围有黄色或白色的脓性分泌物。如果是脚趾的甲沟炎,患者走路时会感到疼痛加剧,影响行走。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甲周组织的外观,查看是否有红肿、化脓等表现,同时会按压甲周组织,判断疼痛程度以及是否有波动感(提示化脓)等。对于儿童患者,医生会更加轻柔地进行检查,避免引起患儿过度哭闹。
2.实验室检查:一般在怀疑有细菌感染时,可能会进行分泌物涂片或细菌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致病菌种类,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五、治疗原则
1.局部治疗
初期炎症较轻时:可使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保持甲周皮肤清洁。儿童患者家长要协助做好局部的清洁工作,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
有化脓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切开引流,将脓液排出,促进炎症消退。
2.全身治疗:如果感染较为严重,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治疗,但具体用药需根据致病菌情况由医生决定,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相关原则,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品种和剂量。
六、预防措施
1.正确修剪指甲:指甲不宜修剪过短,保持指甲前缘呈弧形,避免损伤甲周皮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要掌握正确的修剪指甲方法,儿童的指甲相对较软,修剪时更要注意力度和长度。
2.选择合适的鞋袜:儿童要选择舒适、大小合适的鞋子,避免鞋子过紧对脚趾造成挤压;成年人也要注意鞋子的舒适度,尤其是长时间行走或站立的人群,选择透气性好、宽松合适的鞋子有助于预防甲沟炎。
3.避免手部或脚部外伤: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要注意保护手足部,避免受到碰撞、挤压等外伤。儿童玩耍时要注意安全,成年人在工作中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