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咳嗽有痰需综合多方面措施护理,包括调整室内环境与小儿体位,增加水分摄入、合理饮食,遵医嘱用祛痰药物、雾化吸入,细菌感染时用抗生素,婴儿和过敏体质小儿有特殊注意事项,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一、一般护理措施
1.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温度维持在22~25℃,湿度保持在50%~60%。过于干燥的空气可能会加重小儿咳嗽有痰的症状,湿润的环境有助于痰液的稀释,利于排出。例如,可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2.体位调整:对于有痰的小儿,可经常变换体位,如抱起侧卧或轻拍背部。侧卧时有利于痰液从气管内流出,轻拍背部能促进痰液松动,便于咳出。年龄较小的婴儿,家长可在喂奶后适当竖抱,轻拍其背部,帮助排出吞咽的空气,同时也有助于痰液的排出。
二、饮食调整
1.增加水分摄入:让小儿多喝温开水,充足的水分可以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一般来说,年龄较小的婴儿可少量多次喂水,较大的儿童可鼓励其自主饮水。例如,每天保证小儿摄入足够的水分,使尿液保持清亮或浅黄色。
2.合理饮食搭配: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可能会加重胃肠负担。可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如苹果、梨、西兰花等,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梨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煮成梨水让小儿饮用。
三、医学干预措施
1.祛痰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但要注意,对于低龄儿童使用祛痰药物需谨慎,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2.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或氨溴索等进行雾化。雾化吸入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减轻炎症的目的。例如,通过雾化器将药物变成微小颗粒,让小儿吸入,一般每次雾化时间约10~15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但雾化治疗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面罩或口含器,确保小儿能顺利吸入药物,同时治疗后要及时清洁面部和口腔,防止药物残留引起不适。
3.抗感染治疗:如果小儿支气管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医生会通过血常规等检查来判断感染类型,从而决定是否使用抗感染药物。例如,细菌感染时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可能会升高,此时会考虑使用抗生素治疗。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群体:婴儿咳嗽有痰时,由于其咳嗽反射较弱,排痰能力差,家长更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体位调整的力度和方式,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婴儿不适。同时,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根据婴儿体重等情况制定的剂量,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2.过敏体质小儿:如果小儿是过敏体质,在选择治疗药物或进行雾化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成分,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例如,在使用某些抗生素或雾化药物前,要详细询问小儿的过敏史,如对青霉素过敏的小儿就不能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
总之,小儿支气管炎咳嗽有痰时,要综合采取一般护理、饮食调整、医学干预等多方面措施,同时根据小儿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