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感染(如马拉色菌),以及皮肤卫生状况、机体免疫力低下、毛发牵拉摩擦、局部皮肤受损等其他因素。细菌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在皮肤受损或局部环境改变时易致毛囊炎;真菌感染中马拉色菌在油性皮肤人群皮脂腺分泌旺盛时易引发炎症;皮肤卫生差会使污垢等积聚堵塞毛囊增加风险;机体免疫力低下者易被病原体侵袭引发;毛发牵拉摩擦、局部皮肤受损也会损伤毛囊致细菌侵入引发毛囊炎。
一、细菌感染引起
1.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毛囊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正常皮肤表面可能携带该菌,当皮肤受到损伤,如搔抓、摩擦、蚊虫叮咬等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容易侵入毛囊,引发炎症。例如,儿童活泼好动,皮肤容易受到轻微损伤,若不注意皮肤清洁,就较易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毛囊炎;对于成年女性,如果长期化浓妆且卸妆不彻底,皮肤表面的细菌可能会堵塞毛囊,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风险。
2.表皮葡萄球菌:也可引起毛囊炎。这类细菌在皮肤表面正常菌群中占一定比例,当皮肤局部环境改变,如出汗多、皮肤油脂分泌异常等情况时,表皮葡萄球菌可能大量繁殖并感染毛囊。比如,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群,出汗多且皮肤油脂分泌增加,皮肤局部环境利于表皮葡萄球菌生长繁殖,从而容易患毛囊炎;肥胖人群由于皮肤褶皱处易潮湿,也可能因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引发毛囊炎。
二、真菌感染引起
1.马拉色菌: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在油性皮肤人群中更易繁殖。当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油脂过多时,马拉色菌会分解皮肤油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及周围组织,引发炎症。青春期少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皮脂腺分泌增加,若不注意皮肤清洁,马拉色菌容易过度繁殖导致毛囊炎;油性皮肤的成年男性,皮脂腺分泌活跃,也较易受马拉色菌感染而患毛囊炎。
三、其他因素
1.皮肤卫生状况:长期不注意皮肤清洁,污垢、油脂、汗液等积聚在皮肤表面,容易堵塞毛囊,为细菌和真菌的滋生创造条件,从而增加毛囊炎的发生风险。例如,一些不爱洗澡、不勤换衣物的人群,皮肤表面污垢堆积,患毛囊炎的几率相对较高;儿童如果玩耍后没有及时清洁皮肤,也可能因皮肤卫生不佳引发毛囊炎。
2.机体免疫力低下: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人群,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进而引发毛囊炎。比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抵抗力下降,皮肤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感染,包括引发毛囊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其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皮肤的防御功能减弱,也更易患毛囊炎。
3.毛发牵拉、摩擦:某些职业需要长期牵拉毛发,如理发师、运动员等,头发长期受到牵拉,容易损伤毛囊,导致细菌侵入引发炎症。例如,长期扎紧头发的女性,头发根部毛囊长期受到牵拉,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且容易受损,增加了毛囊炎的发生可能性;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头发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发与衣物频繁摩擦,也可能造成毛囊损伤引发毛囊炎。
4.局部皮肤受损:皮肤受到外伤,如擦伤、刺伤等,若伤口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细菌等病原体就容易侵入伤口周围的毛囊,引起毛囊炎。无论是儿童玩耍时不慎擦伤皮肤,还是成年人因意外导致皮肤刺伤,如果不及时清洁和消毒伤口,都可能引发毛囊炎;糖尿病患者由于下肢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可能受损,皮肤微小损伤不易察觉,若出现损伤后未及时处理,也容易引发毛囊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