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

来源:民福康

肾综合征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属病毒引发具自然疫源性有地区性季节性经鼠类等传播,病原属布尼亚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有多种血清型,宿主动物分城乡等传播途径含多类,流行有地区季节性,临床表现分发热等多期,诊断依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遵“三早一就”按各期处理,预防需防鼠灭鼠、个人防护、疫苗接种,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属病毒引发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主要通过鼠类等宿主动物传播给人类。

二、病原学

汉坦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依据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可分为多种血清型,如汉滩病毒、汉城病毒等,不同血清型所致临床特征有一定差异。

三、流行病学

1.宿主动物:农村地区主要宿主为黑线姬鼠,城市地区多为褐家鼠,此外大林姬鼠等也可携带病毒。

2.传播途径:可经呼吸道(含病毒的鼠排泄物气溶胶吸入)、消化道(进食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接触(直接接触鼠类或其排泄物)、母婴(垂直传播)及虫媒(革螨等叮咬)等途径传播。

3.流行特征:有明显地区性和季节性,高发季节因宿主动物而异,如黑线姬鼠传播者多见于秋冬季,褐家鼠传播者多见于春夏季。

四、临床表现

1.发热期:起病急,有发热(多为39~40℃)、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颜面、颈部、上胸部潮红(“三红”),球结膜、眼睑水肿等。

2.低血压休克期:多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可伴烦躁、谵妄、皮肤花斑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3.少尿期:一般发生于病后5~8天,表现为尿量减少、氮质血症、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等。

4.多尿期:病后8~12天进入,尿量逐渐增多,可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尿量恢复正常,各项症状逐渐减轻、消失,一般需1~3个月恢复,但部分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后遗症。

五、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2~3周内有鼠类接触史或疫区居住史等。

2.临床表现:具有发热、“三痛”“三红”、肾脏损害等典型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尿常规有蛋白尿、血尿等,血清学检测汉坦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可确诊。

六、治疗原则

遵循“三早一就”原则,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及就近治疗。治疗需根据各期特点进行针对性处理,发热期以对症支持为主;低血压休克期积极补充血容量;少尿期进行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等;多尿期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加强营养,逐步恢复体力。

七、预防措施

1.防鼠灭鼠:保持环境卫生,堵塞鼠洞,使用灭鼠药等降低鼠密度。

2.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处理污染物时戴手套、口罩等。

3.疫苗接种: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是有效预防措施,高危人群应规范接种。

八、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需密切监测体温、尿量、血压等生命体征,因儿童对疾病耐受性相对较差,更要警惕病情变化,且应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缓解不适,避免滥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

2.孕妇患者:治疗时需谨慎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充分权衡疾病本身对母婴的危害及药物潜在风险,密切监测母婴状况,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3.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减退,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治疗中密切关注肝肾功能等重要脏器功能变化。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的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临床上按照电解质的类型将电解质紊乱分为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磷代谢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肾病综合征血热怎么治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等。可通过被鼠污染的尿、粪、唾液、排泄物所污染等感染。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地仍然是本病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
血热好治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在发病早期是比较好治的。这种疾病虽然危害性大,但是早期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一般来说都能完全治愈,不容易留下后遗症。但如果一直没有进行规范的治疗,病情便会不断的加重,治疗难度也会增加,最后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
血热会传染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会传染。该病是由汉坦病毒造成,汉坦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病毒,正常都是全在于鼠类动物身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如果不想患上出血热,在生活当中就要做好预防工作,比如注意环境卫生,防止和鼠类接触,不要吃保存不当或者不干净的食物等。
流行性血热严重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也称作“肾综合征出血热”,是汉坦病毒属各型病毒造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果早期诊治,是不严重的,也可以完全恢复治愈的。如果未能及时诊疗,病情有进展加重,可表现出多种并发症,死亡率可达90%左右,还是比较严重的。
血热刚发现好治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这个刚发现这个还是可以治疗好的,主要以住院隔离进行治疗,抗菌治疗为主出血热,这个主要是感染流行性出血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一源性疾病。建议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治疗,这个还是可以得到临床治愈的,但是这个治疗好之后也要静养一段时间。
流行性血热怎么治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得了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热阶段,病人应卧床休息,在饮食上注意高热量、高维生素等半流质的饮食,要补充足够的液体,多喝温盐水。可使用一些免疫药物治疗,以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也可采取中药调节治疗。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
血热人与人会传染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出血热人和人之间不会发生传染。出血热是属于一种传染性的疾病,但是主要是经过家属的尿液或者是粪便排泄物来传染,人经过呼吸道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之后,就会表现出发热的症状。发生出血热的病人往往以高热为主,往往会经过5个时期的病情发展。经过人的排泄物不会发生传染。
血热是什么病严重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的出血热临床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由汉坦病毒造成,鼠类是其主要的传染源。 可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直接接触来传播。临床以发热、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 严重的病人甚至可以造成死亡。因此一旦发现可疑病人,需尽早到医院隔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流行性血热的病原体是什么?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汉坦病毒感染导致的的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疾病,典型的疾病分为五期。初期是以发热症状为主要表现,表现出发热、头痛、咽痛、肌肉酸痛,有特征性的体征如“三红、颜面、颈部和胸部潮红,三痛:以头痛、眼眶痛、腰痛为主”症状。但是最主要是需要结合病人的病史和病毒核酸或分离检查分析确诊。
流行性血热的治疗?
康鹏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病毒造成的自然流行病,主要由大鼠感染。它是一种以发热、出血倾向和肾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1.高热病人应进行物理降温,出汗退热药物应慎用,以防出汗后休克。2.液体疗法的重点是根据每个病人的变化特点,维持体内血容量、水、电解质、酸碱和渗透压的平衡,避免低血压休
血热型银屑病的表现
丁旭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血热型银屑病很常见,也就是银屑病在急性期的时候表现大多数都可以按照血热来辨证,具体到患者的表现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局部皮损表现,主要表现为红斑、脱屑,这种红斑可以是小的点滴状,数量很多,也可以是斑片状,颜色都比较鲜红,有瘙痒,患者自己搔抓以后会出现很多的出血点,这个都符合中医说的血热、迫血妄行特点,可以按照血热来辨证。同时患者还可以有一些全
流行性血热是一种什么病
高杰 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汉坦病毒所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异源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以及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的临床经过可以分为五期,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严重的患者可
肾病综合征血热是什么情况
徐少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宝应县人民医院 二甲
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眼眶痛和胸痛等,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的机体还会出现肾脏损害、蛋白尿、少尿以致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情况。肾病综合征出血热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隔离,防止导致更多人被感染。
血热严重吗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出血热有时严重有时不严重。在我国主要有流行性出血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轻重程度相差很大。轻者为轻中度发热,中毒症状较轻,可无出血点以及其他部位出血,肾损害比较轻,可无休克,也无少尿,一般能较快恢复。流行性出血热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可导致死亡。登革出血热轻重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
血热是什么病传染吗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出血热是由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各种出血热临床表现不完全一样,但均还有皮肤黏膜充血、出血,严重的会出现腔道脏器出血,导致死亡。国内的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经过老鼠传播,登革出血热由登革热病毒经蚊子叮咬而传播,国外尚有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由体液、黏膜、皮肤等接触造成传染。
血热怎么检查出来
刘西忠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检查出出血热,应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来进行综合分析。有流行性出血热宜居居住或旅行史,存在发热、头疼、腰疼、眼眶疼、面部颈部、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水肿、皮肤出血点等可疑症状,同时流行性出现了病毒IGM抗体阳性,此时便可明确为流行性出血热。而登革出血热在患者有疫区旅行居住史,存在急性发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