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相关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乳腺增生因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等致中青年女性易发病,月经前后有症状变化;哺乳期乳腺炎由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初产妇易患,非哺乳期乳腺炎病因复杂;乳腺纤维腺瘤与雌激素等有关,青年女性多发;乳腺癌与遗传、内分泌等相关,40-60岁高发,年轻化趋势需关注,各病均有相应影响因素。
一、乳腺增生
1.成因:体内激素水平失衡,雌激素相对过多、孕激素相对不足,导致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恢复不全。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与月经周期相关,月经前症状常加重,月经后可缓解。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激素失衡情况,从而诱发或加重乳腺增生出现硬块及按压疼痛。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中青年女性由于内分泌活跃,相对更易受激素波动影响;生活方式上,长期高强度工作、精神高度紧张、作息不规律的女性,乳腺增生发生概率及症状表现更明显;病史方面,若有长期月经不调等内分泌相关病史,也会增加乳腺增生出现硬块按压疼痛的风险。
二、乳腺炎
1.哺乳期乳腺炎
成因:多因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哺乳期女性若乳头发育不良(如过小、内陷)影响哺乳,或哺乳方法不当、婴儿吸吮力弱等导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乳汁淤积在乳腺内,为细菌滋生提供良好环境,常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初产妇由于乳头皮肤娇嫩,更容易在哺乳过程中受损,进而引发感染出现硬块按压疼痛。
影响因素:年龄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是高发人群;生活方式上,哺乳姿势不正确、未能及时排空乳汁的女性易患;病史方面,若有乳头破损病史,会增加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硬块按压疼痛的风险。
2.非哺乳期乳腺炎
成因: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导管排泄障碍、微生物感染等有关。比如导管排泄障碍可导致分泌物积聚,引发炎症反应,出现乳腺硬块及按压疼痛,好发于非哺乳期的各个年龄段女性,但相对哺乳期乳腺炎,发病年龄分布更广。
影响因素:年龄上无特定年龄段限制;生活方式中,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相关的生活习惯(如长期过度疲劳等)可能诱发;病史方面,若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患非哺乳期乳腺炎出现硬块按压疼痛的风险会增加。
三、乳腺纤维腺瘤
1.成因:是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上皮增生所致,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及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敏感性异常增高有关。多见于青年女性,一般肿块边界清楚、活动度好,部分患者会有按压疼痛感觉。
2.影响因素:年龄以青年女性为主;生活方式中,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等可能影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纤维腺瘤发生风险及相关症状;病史方面,若有乳腺纤维腺瘤家族史,个体发病风险相对增高。
四、乳腺癌
1.成因: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BRCA1/BRCA2等基因突变)、内分泌因素(长期高水平雌激素暴露)、乳腺组织损伤等。40-60岁是乳腺癌高发年龄段,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无家族史人群;长期精神压抑、未育或晚育、初潮早绝经晚等生活及生育相关因素也会增加乳腺癌风险,进而出现乳腺硬块按压疼痛。
2.影响因素:年龄上40-60岁为高发年龄段,但年轻女性也需警惕;生活方式中,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内分泌及身体代谢,增加乳腺癌风险;病史方面,有乳腺癌家族遗传病史、既往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等病史的人群,患乳腺癌出现硬块按压疼痛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