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冻疮又痒又痛的情况,需根据冻疮具体状况采取措施,轻度未破溃时通过保暖复温、轻柔按摩及合适药物辅助,破溃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使用抗感染药物,同时调整饮食、避免再次受冻来促进恢复与预防复发。
一、一般处理措施
1.保暖复温: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首先要脱离寒冷环境,尽快使受冻部位温暖起来。对于轻度冻疮未破溃者,可将受冻部位浸泡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一般浸泡15-30分钟,要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复温后局部可感到温暖舒适,且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瘙痒疼痛症状。儿童由于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更要迅速采取保暖复温措施,防止冻疮进一步加重,复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2.轻柔按摩:复温后可以轻柔地按摩冻疮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从冻疮部位的远端向近端轻轻按摩,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通过按摩能够加速局部血液流动,缓解冻疮引起的瘙痒和疼痛,但要注意如果皮肤已经破溃则不能按摩,避免造成皮肤损伤加重病情。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按摩时更要格外小心,避免因用力不当造成伤害。
二、药物辅助治疗(非破溃情况)
1.维生素E乳膏: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对于冻疮未破溃时的瘙痒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可在复温、按摩后适量涂抹维生素E乳膏,轻轻涂抹均匀,每天使用2-3次。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参与细胞代谢,改善皮肤的营养状况,从而减轻冻疮带来的不适。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对于维生素E过敏者禁用,儿童使用时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避免误服。
2.冻疮膏:市面上有多种冻疮膏,其主要成分一般含有樟脑、硼酸、甘油等,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肿止痒的作用。使用时清洁受冻部位后,取适量冻疮膏均匀涂抹在冻疮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可使用2-3次。不过冻疮膏中有些成分对于儿童的安全性需要特别注意,儿童使用时最好选择儿童专用的冻疮膏或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破溃后的处理要点
1.保持局部清洁:如果冻疮部位出现破溃,首先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可以用生理盐水轻轻清洗破溃部位,生理盐水能够清洁伤口且不会刺激皮肤。清洗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对于儿童来说,要避免其用手搔抓破溃部位,防止感染加重,必要时可以给儿童戴上棉质手套。
2.使用抗感染药物:若破溃处有感染迹象,如出现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感染药物。莫匹罗星软膏能够抑制细菌生长,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但儿童使用抗感染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情况谨慎使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维生素能够维持皮肤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助于皮肤的修复。例如橙子、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等。对于儿童来说,要保证饮食均衡,避免挑食偏食,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预防冻疮的再次发生。
2.避免再次受冻:在冻疮恢复期间以及寒冷季节,要注意避免再次受冻。要给受冻部位做好保暖措施,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手部、脚部、耳部等容易长冻疮的部位。儿童的保暖措施要更加细致,因为儿童的耐寒能力相对较弱,要确保其穿着合适厚度的衣物,同时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中。
总之,对于冻疮又痒又痛的情况,要根据冻疮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轻度未破溃时以保暖、按摩、合适的药物辅助为主,破溃时注意清洁和抗感染等处理,同时调整生活方式来促进恢复和预防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