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压力因素(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体重过重)、潮湿因素(汗液浸渍、尿液粪便刺激)以及年龄因素(老年人皮肤保护和修复功能弱、儿童皮肤娇嫩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压疮发生风险,需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
摩擦力:皮肤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会损伤皮肤的角质层。比如,患者在床上活动时,皮肤与床单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会擦掉皮肤表面的保护性油脂,使皮肤更容易受到损伤,增加压疮发生的风险。在移动患者时,如果方法不当,用力拖拽,就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娇嫩,摩擦力更容易造成皮肤损伤从而引发压疮。
剪切力:剪切力是两层组织相邻表面间的滑行而产生的进行性相对移位所引起的,与体位有密切关系。例如,半卧位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铺之间出现平行的摩擦力,而骨头与皮肤间产生垂直压力,从而导致剪切力,使得血管被拉长、扭曲,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引发压疮。老年人肌肉萎缩,身体的支撑和协调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剪切力相关的压疮问题。
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当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时,身体缺乏必要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导致皮肤组织修复能力下降。蛋白质是皮肤细胞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缺乏蛋白质时,皮肤容易变薄、松弛,抵抗力降低。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皮肤的健康也至关重要,缺乏这些维生素会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例如,长期节食的患者或患有消耗性疾病的患者,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更容易发生压疮。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如果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皮肤及身体各组织的正常发育,增加压疮发生的可能性。
体重过重:体重过重的人群,身体对局部组织的压力更大,尤其是臀部、腿部等部位承受的压力明显增加,从而增加了压疮发生的风险。而且体重过重的人群往往活动相对较少,血液循环可能相对较慢,进一步影响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使得压疮更易发生。老年人如果体重过重,身体机能下降,更需注意预防压疮。
潮湿因素
汗液浸渍:患者出汗较多时,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会使皮肤角质层变软,皮肤的抵抗力下降。汗液中的盐分等物质会刺激皮肤,容易引起皮肤炎症,增加压疮发生的几率。例如,高热患者或运动后大量出汗的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清洁皮肤,皮肤就容易受到损伤而引发压疮。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出汗相对较多,如果不及时护理,也容易因汗液浸渍导致压疮。
尿液、粪便刺激: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尿液和粪便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皮肤,导致皮肤酸碱度改变,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长期受到尿液、粪便刺激的皮肤,容易发生糜烂、溃疡,进而引发压疮。老年人如果存在大小便失禁情况,由于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需要加强护理,否则极易发生压疮。儿童大小便控制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大小便失禁,若护理不及时,也会很快出现压疮相关问题。
年龄因素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变薄、弹性降低、皮下脂肪减少,皮肤的保护功能减弱,血管弹性下降,血液循环较差。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组织修复能力也下降。这些因素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压疮。例如,老年人长期卧床时,皮肤与床铺接触部位更容易因压力、摩擦力等因素出现损伤,且恢复相对困难。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角质层薄,皮肤的屏障功能不完善。儿童的活动能力相对较弱,长期保持同一姿势时,局部皮肤容易受到压力影响。而且儿童新陈代谢快,出汗相对较多,如果护理不当,也容易因潮湿等因素引发压疮。比如婴儿长期仰卧,背部和臀部皮肤容易因潮湿、压力等出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