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腮腺炎的发病与人群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儿童3-15岁高发且受口腔卫生、饮食影响,成年人中免疫系统弱、有口腔局部病变者及长期吸烟酗酒者易患病,儿童自身生理特点、婴儿口腔卫生难保证致发病,自身免疫病、艾滋病患者因免疫问题易发病,口腔结石、肿瘤、手术恢复不佳等口腔局部病变相关,吸烟酗酒影响唾液腺致发病。
一、儿童群体
1.年龄因素:
儿童时期是慢性腮腺炎的高发年龄段,尤其3-15岁儿童相对更易患病。这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有关,儿童的唾液腺发育尚不完善,唾液分泌、排泄等功能相对较弱,口腔内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在唾液腺内定植繁殖。例如,有研究表明,儿童唾液流量相对较低,使得唾液对口腔及唾液腺的冲刷作用减弱,增加了慢性腮腺炎的发病风险。
婴儿期也可能发生慢性腮腺炎,但相对较少见。婴儿唾液腺功能更不成熟,且口腔卫生护理相对较难保证,若有细菌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引发慢性腮腺炎,但概率低于3-15岁儿童。
2.性别差异相对不明显:在儿童慢性腮腺炎的发病中,男女儿童之间的发病率差异并不如其他一些疾病那样显著,不过仍有部分研究发现,在儿童群体中,男女患病概率大致相当,但具体还需结合个体的口腔卫生状况、唾液分泌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3.生活方式因素:儿童若有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不按时刷牙、饭后不漱口等,会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容易逆行感染唾液腺引发慢性腮腺炎。此外,儿童若经常食用高糖食物,会使口腔内酸性环境增加,也不利于唾液腺健康,增加慢性腮腺炎的发病可能。比如,长期大量摄入糖果、甜饮料等,会改变口腔内的微环境,促进细菌生长,进而影响唾液腺。
二、成年人中特定人群
1.免疫系统较弱者: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成年人,如干燥综合征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会攻击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容易引发慢性腮腺炎。干燥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破坏唾液腺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唾液腺容易发生炎症且难以恢复,从而易发展为慢性腮腺炎。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的侵袭,包括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唾液腺,引发慢性腮腺炎。艾滋病患者唾液腺的免疫防御功能几乎丧失,使得细菌等病原体可在唾液腺内持续感染,导致慢性炎症的形成。
2.有口腔局部病变者:
患有口腔结石、肿瘤等口腔局部病变的成年人,口腔结石会阻塞唾液腺导管,影响唾液的正常排出,导致唾液在腺体内潴留,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进而引发慢性腮腺炎。例如,腮腺导管结石会完全或部分阻塞导管,使唾液排出受阻,唾液腺内压力增高,组织发生炎症反应,长期可发展为慢性腮腺炎。口腔肿瘤患者由于局部组织的破坏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等,也容易出现慢性腮腺炎的情况。
有口腔手术史且恢复不佳者,口腔手术可能会损伤唾液腺及其导管,若术后护理不当,发生感染等情况,容易导致慢性腮腺炎。比如,口腔颌面部手术中若涉及腮腺区域,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细菌侵入唾液腺组织,就可能引发慢性腮腺炎。
3.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吸烟的成年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唾液腺,影响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和正常生理状态,增加慢性腮腺炎的发病风险。吸烟会导致唾液腺的分泌成分改变,同时削弱唾液腺的免疫防御能力,使细菌更容易在唾液腺内定植。
长期酗酒者,酒精会对唾液腺造成损害,影响唾液腺的正常功能。酒精的代谢产物可能会干扰唾液腺的细胞代谢,导致唾液腺炎症反应的发生,长期酗酒可增加慢性腮腺炎的发病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