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理检查包括病变部位选择、局部麻醉、取材操作(手术切取法和punch活检法)、标本处理与送检步骤;检查前要患者准备及特殊情况注意,检查后要伤口护理和结果等待咨询,儿童患者在各步骤及注意事项中均有特殊要求需特别关注。
1.病变部位选择
对于皮肤病变,应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如果是斑块、结节等病变,要选取尚未破溃或尽量少受外界刺激的部位。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其皮肤娇嫩,选择病变部位时需更加轻柔谨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例如,对于怀疑是痣恶变的情况,要选择完整的痣组织边缘部分。
若患者有多种皮肤病变同时存在,要分别选取不同病变部位进行检查,以明确不同病变的性质。
2.局部麻醉
一般会使用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对于成人,根据病变大小等情况选择合适浓度和剂量的局麻药,如常用的利多卡因等。在儿童患者中,要注意局麻药的剂量计算,严格按照体重等进行准确调配,因为儿童对局麻药的耐受与成人不同,要确保麻醉效果的同时避免药物过量。通常会在病变周围进行皮内和皮下注射局麻药,注射时要缓慢推注,让患者尽量放松,减少不适感。
3.取材操作
手术切取法:使用手术刀切取病变组织,切取的组织要包括部分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一般要求厚度在3-5毫米左右,大小根据病变情况而定,通常为0.2-0.5厘米×0.2-0.5厘米大小。对于儿童,操作要更加精细,避免过度切取组织造成过多损伤。例如,切取疑为皮肤肿瘤的组织时,要保证切取的组织能够完整反映病变的全貌。
punch活检法:使用特制的环钻进行取材。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病变,如直径在0.2-1厘米左右的病变。操作时,将环钻垂直压在病变部位,然后旋转环钻切取组织,同样要注意获取足够的病变组织及周围少量正常组织。对于婴幼儿的皮肤病变,由于皮肤薄嫩,要选择合适大小的环钻,避免损伤过深。
4.标本处理与送检
切取或钻取的组织要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液的量要足够,一般为组织体积的10倍以上。固定的目的是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保证组织的形态结构保存良好。对于儿童患者的标本,要尽快进行固定处理,减少组织离体时间。然后将固定好的标本放入标本瓶中,填写好送检单,注明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变情况等相关内容,及时送往病理科进行检查。
皮肤病理检查的注意事项
1.检查前注意事项
患者准备:检查前要告知医生近期的用药情况,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皮肤病变的表现,从而干扰病理诊断。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皮肤病变的炎症反应可能不典型。对于儿童患者,要详细询问家长近期孩子的用药史、既往病史等。同时,检查部位要清洁,但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消毒剂等,避免破坏病变的原始形态。
特殊情况: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要提前告知医生,因为这可能会导致取材时出血较多。对于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要谨慎进行皮肤病理检查,必要时需先治疗出血性疾病。儿童患者如果有出血性疾病相关病史,更要严格评估检查的风险和收益。
2.检查后注意事项
伤口护理:对于手术切取法取材的部位,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一般在取材后1-2天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换药等处理。儿童患者由于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更加精心护理,要避免孩子搔抓伤口部位。
结果等待与咨询:患者要耐心等待病理结果,一般需要几个工作日。拿到结果后要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病理结果结合临床情况进行诊断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及时与医生沟通病理结果,以便尽快为孩子制定合适的后续诊疗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