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全球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与多种因素相关,性别年龄、遗传、激素、生活方式等为风险因素,筛查有乳腺钼靶X线检查、乳腺超声、乳腺MRI等,诊断通过乳腺活检明确,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早期预后较好晚期相对较差,康复需心理调适、定期复查、注意饮食运动,妊娠期、老年、男性乳腺癌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乳腺癌的定义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激素、生活方式等。
二、乳腺癌的风险因素
1.性别与年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显著高于男性,且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40岁以上女性为高发群体。
2.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携带BRCA1/2等基因突变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3.激素相关因素:月经初潮早(<12岁)、绝经晚(>55岁)、未生育或晚生育(>35岁)、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等,会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
4.生活方式: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长期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提升患病几率。
三、乳腺癌的筛查方法
1.乳腺钼靶X线检查: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1-2年进行1次,可发现早期微小钙化灶,对乳腺癌早期筛查有重要价值。
2.乳腺超声: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尤其对致密型乳腺组织的评估更具优势,能清晰显示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等特征。
3.乳腺MRI:针对高危人群(如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或可疑病变需进一步评估时采用,可更精准发现病变。
四、乳腺癌的诊断手段
通过乳腺活检明确诊断,常见活检方式包括:
粗针穿刺活检:利用粗针获取乳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是否为恶性及肿瘤的病理类型等。
空芯针活检:能获取较多组织样本,有助于更准确的病理诊断。
五、乳腺癌的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包括乳房切除术(如全乳房切除、改良根治术等)和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较小肿瘤且符合保乳条件者)。
2.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尤其对于保乳术后患者是重要治疗手段。
3.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4.内分泌治疗:针对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药物阻断雌激素作用或降低雌激素水平来抑制肿瘤生长,如他莫昔芬等药物。
5.靶向治疗: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可使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精准作用于癌细胞表面的HER2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六、乳腺癌的预后及康复
1.预后:早期乳腺癌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晚期乳腺癌预后相对较差,但通过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2.康复
心理调适:患者需积极调整心态,家人及社会应给予心理支持,帮助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定期复查:治疗后需定期进行乳腺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复发或转移情况。
饮食与运动: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限制高脂高糖食物;根据身体状况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七、特殊人群乳腺癌的注意事项
1.妊娠期乳腺癌:需多学科协作,充分评估胎儿安全与母亲治疗方案,治疗时需兼顾母婴健康,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
2.老年乳腺癌患者:需综合评估身体机能、肝肾功能等状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心、肝、肾等器官功能变化。
3.男性乳腺癌:相对少见,但诊断和治疗需规范,同样遵循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原则,同时关注男性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生活方式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