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有多种症状,包括心悸、心跳暂停感或漏跳感、头晕、乏力、胸闷等,还会带来诸多危害,如引发心功能受损、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导致晕厥和猝死风险增加以及影响生活质量,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受到心律不齐的影响,且不同年龄段受影响的表现和严重程度有所差异。
一、心律不齐的症状
(一)心悸
患者常能感觉到心脏跳动不规则、过快或过慢,自己能明显察觉到心脏的异常搏动,这是心律不齐较为常见的主观症状,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出现,比如年轻人因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引发心律不齐时会有心悸感,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有所减退,也可能因心律不齐出现心悸表现。
(二)心跳暂停感或漏跳感
能感觉到心脏有停顿、漏跳的情况,例如在安静状态下能清晰感知到心脏某次跳动后有较长时间的间歇,这种症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均可能出现,青少年若因剧烈运动后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也会有此感觉,中年人群因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也可能出现。
(三)头晕
心律不齐时心脏泵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症状,尤其在突然发生心律不齐时,老年人由于本身血管弹性下降、储备功能减弱,更容易出现头晕甚至晕厥的情况;年轻人若心律不齐程度较轻,头晕症状可能相对不明显,但也可能出现。
(四)乏力
由于心脏供血异常,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会使人感到全身乏力,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心律不齐患者,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只是严重程度有所差异,比如儿童若因先天性心脏问题出现心律不齐,也会表现出比平时容易疲劳、乏力的情况。
(五)胸闷
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闷塞感,可能伴有呼吸不畅,这是因为心律不齐影响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进而影响了心脏对肺部等器官的血液供应和气体交换,各个年龄段的心律不齐患者都可能出现胸闷症状,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相对较弱,胸闷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二、心律不齐的危害
(一)引发心功能受损
长期的心律不齐会使心脏不能有效地泵血,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进而影响全身各个脏器的血液供应。例如,对于患有基础心脏疾病的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就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心律不齐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加快心功能恶化的进程;年轻人若长期存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心律不齐,也会逐渐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运动耐量下降等问题。
(二)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心律不齐时心房或心室的正常收缩节律被打乱,容易导致血液在心房或心室内淤积,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就会引发脑栓塞,出现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到达肺部则会引起肺栓塞,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都存在发生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可能,尤其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栓更易形成且后果更严重。
(三)导致晕厥和猝死风险增加
严重的心律不齐,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会使心脏的射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脑部供血突然中断,引起晕厥。而心室颤动是导致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是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心肌病患者等,发生严重心律不齐进而猝死的风险更高。例如,冠心病患者若出现恶性心律不齐,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危及生命。
(四)影响生活质量
频繁出现的心律不齐症状会使患者出现心悸、头晕、乏力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运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会受到影响,年轻人可能因为心律不齐而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活动和高效工作,老年人则可能因为心律不齐而限制了日常的活动范围,导致心理上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