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体检涉及多项检查,诊室血压测量用于诊断高血压及了解药物控制效果,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评估特殊类型高血压;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肾功能等,可了解高血压相关代谢及肾脏情况;心电图检查能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尿常规检查评估肾脏受累情况;超声心动图精准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眼底检查反映全身小动脉病变程度;特殊人群体检有针对性关注要点。
动态血压监测:能提供24小时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读数,可更好地评估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异情况等。对于怀疑有白大衣高血压(指患者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升高,但在家中自测血压正常)、隐蔽性高血压(诊室血压正常但动态血压升高)的人群有重要诊断价值。例如,正常的动态血压标准为24小时平均收缩压<130mmHg,白天平均收缩压<135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20mmHg。
血液生化检查
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高血压患者常合并血脂异常,如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共同作用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一般要求空腹12-14小时后采血,正常总胆固醇<5.2mmol/L,甘油三酯<1.7mmol/L,LDL-C<3.4mmol/L,HDL-C男性>1.0mmol/L、女性>1.3mmol/L。
血糖检查:包括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高血压患者易合并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范围是3.9-6.1mmol/L,HbA1c正常范围是4%-6%。通过血糖检查可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因为高血糖会加重血管损伤,与高血压协同促进心血管病变。
肾功能检查:如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高血压可导致肾损害,肾损害又会影响血压控制。血肌酐男性正常范围约53-106μmol/L,女性约44-97μmol/L;尿素氮正常范围约3.2-7.1mmol/L;eGFR正常范围≥90ml/(min·1.73m2)。
心电图检查
可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帮助发现高血压是否已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如左心室肥厚等。左心室肥厚在心电图上可有相应表现,如电压增高、ST-T改变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正常心电图有一定参考范围,但高血压患者出现左心室肥厚等异常时需引起重视,因为这提示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
尿常规检查
观察尿中是否有蛋白、红细胞等,有助于评估高血压是否累及肾脏。正常尿液中无蛋白质和红细胞,若出现尿蛋白阳性等情况,可能提示高血压肾病等肾脏损害。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盐饮食者更易出现肾脏相关异常,需关注尿常规结果。
其他检查
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地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心肌厚度、心室腔大小、心脏射血分数等,对于明确高血压是否导致心脏肥厚、心功能不全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的心脏超声正常指标有所差异,通过该检查可更精准地了解心脏情况,为治疗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血管病变情况,视网膜血管是唯一能直接观察到的全身血管,高血压患者眼底血管病变程度可反映全身小动脉病变程度。例如,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等表现与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不同年龄、高血压病程不同的患者眼底表现会有差异。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体检时除了常规项目外,更要关注血压的波动情况,因为老年人血压波动较大;妊娠期高血压女性的体检项目需要特别考虑妊娠因素,除了血压测量等,还要关注尿蛋白等与妊娠高血压相关的指标;有家族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要更密切关注各项检查指标的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高血压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