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有多种局部、乳头乳晕、腋窝淋巴结及全身症状。乳房可触及质地硬、表面不光滑等肿块,有酒窝征、橘皮样改变等皮肤改变;有单侧单孔血性等乳头溢液,乳头凹陷回缩、乳晕湿疹样改变等异常;部分患者首现腋窝淋巴结肿大且初期可推动后期粘连固定;晚期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各年龄女性均可能发病,不同情况需结合相关检查明确性质并关注生活方式等影响。
一、乳房局部症状
1.肿块
乳房内可触及肿块是乳腺癌常见症状之一。多数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例如,临床研究发现,约6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房肿块为首诊症状。肿块的大小不一,小的肿块可能在体检时通过乳腺超声等检查发现,大的肿块可在乳房表面明显触及。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发生,但随着年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对于有乳房肿块的情况,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如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肿块性质。
2.乳房皮肤改变
可能出现酒窝征,这是由于肿瘤侵犯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导致皮肤凹陷。另外,还可能出现橘皮样改变,是因为癌细胞阻塞皮下淋巴管,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皮肤呈橘皮样外观。不同年龄的女性,乳房皮肤改变的表现可能类似,但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房组织相对致密,可能需要更仔细的检查来区分正常生理变化和异常的皮肤改变。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乳腺癌发生的风险,进而影响乳房皮肤的表现。
二、乳头乳晕改变
1.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等,称为乳头溢液。乳腺癌引起的乳头溢液多为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发生率较低,但需要引起警惕。年龄因素上,绝经前和绝经后的女性都可能出现乳头溢液,但绝经后女性出现乳头溢液更应重视。病史方面,如果有乳腺良性疾病病史,如乳腺纤维腺瘤等,发生乳腺癌乳头溢液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对于出现乳头溢液的情况,应进行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等,以明确是否为乳腺癌相关表现。
2.乳头乳晕异常
乳头可能出现凹陷、回缩,这是因为肿瘤侵犯乳头深部的导管,使其缩短,牵拉乳头所致。乳晕可能出现湿疹样改变,表现为乳晕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等,称为佩吉特病(Paget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但也有年轻女性发病的情况。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影响内分泌平衡,增加乳腺癌发生乳头乳晕异常的风险。
三、腋窝淋巴结肿大
部分乳腺癌患者首先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初期可推动,随着病情进展,可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融合固定。年龄较小的女性如果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除了考虑乳腺癌外,还需考虑其他良性疾病如腋窝淋巴结炎等,但乳腺癌导致的腋窝淋巴结肿大通常质地硬,活动度差。对于有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无论年龄大小都要进一步检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可通过淋巴结活检等明确性质。
四、全身症状
1.消瘦
晚期乳腺癌患者可能出现消瘦,这是因为肿瘤消耗机体能量,加上患者食欲减退等原因。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出现消瘦的情况。生活方式上,长期营养不良的患者发生乳腺癌后消瘦可能更为明显。消瘦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降低免疫力,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
2.乏力
患者常感全身乏力,精神状态差。这与肿瘤的消耗、身体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乏力的程度可能不同,年轻患者可能因为身体储备较好,乏力表现相对较轻,但也需要引起重视。病史中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发生乳腺癌后乏力可能会加重,因为身体需要同时应对多种健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