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腮腺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治疗因类型而异,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局部症状包括腮腺肿大及其他腺体或组织受累表现,全身有发热、乏力等,流行性腮腺炎需隔离休息、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化脓性腮腺炎需抗感染和引流,自身免疫性腮腺炎针对原发病治疗,儿童、孕妇、老年人各有相应用药及护理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一、成人腮腺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
腮腺肿大:通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腮腺部位出现明显肿胀,外观呈梨形,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或触痛,在张口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例如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腮腺肿大具有双侧或单侧先后发病的特点,一般持续7-10天逐渐消退。
其他腺体或组织受累表现:若为其他类型腮腺炎,如化脓性腮腺炎,除腮腺肿大外,局部皮肤可能发红、发热明显,挤压腮腺时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自身免疫性腮腺炎可能伴随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表现,如干燥综合征可伴有眼干、口干等症状。
2.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40℃左右,发热持续时间因病因不同而异。比如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发热一般持续3-5天,而化脓性腮腺炎引起的发热可能相对持续时间较长且体温波动较大。
乏力、头痛、食欲减退: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佳,伴有头痛,食欲明显下降,进食减少,身体逐渐消瘦等情况,这是因为机体在感染或炎症状态下,代谢增加,全身机能受到影响。
二、成人腮腺炎的治疗
1.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需隔离休息,卧床休息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饭后及睡前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避免食用酸性食物,以免加重腮腺疼痛。
抗病毒治疗:发病早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般对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后24小时内应用可能有一定效果。
对症治疗: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必要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发热症状;对于腮腺肿痛明显者,可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
2.化脓性腮腺炎的治疗
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消除炎症。
引流治疗:若腮腺有脓液积聚,形成脓肿,则需要进行切开引流术,将脓液排出,促进炎症消退。
3.自身免疫性腮腺炎的治疗
针对原发病治疗: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如干燥综合征患者可使用人工泪液、人工唾液等缓解眼干、口干症状,必要时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调节自身免疫反应,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与成人的差异及注意事项
儿童患腮腺炎时可能病情发展相对成人更快,且在药物选择上需更加谨慎,例如儿童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抗病毒或退热药物,需根据儿童体重等因素调整用药剂量等。而成人在治疗时需更关注自身基础疾病对腮腺炎治疗的影响,如本身有糖尿病的成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和控制,因为感染等情况可能影响血糖波动。
2.孕妇
孕妇患腮腺炎时,由于处于特殊生理阶段,药物使用需格外慎重。一般来说,抗病毒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所以在选择药物时要权衡利弊。如流行性腮腺炎,若孕妇发病,应在医生评估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3.老年人
老年人患腮腺炎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情可能更易加重,且容易并发其他系统疾病,如肺部感染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使用的药物要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的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及调整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