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圆孔是胎儿时期生理性通道,约20%-25%成年人未闭称卵圆孔未闭(PFO),发育、遗传等可致其未闭,无症状者多体检发现,有症状者可致脑卒中、偏头痛等,可通过心脏超声等诊断,无症状者定期随访,有症状者视情况介入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成年人、孕妇、老年人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解剖结构基础
在胎儿时期,肺循环尚未建立,卵圆孔使血液能够从右心房直接流向左心房,保证胎儿的血液循环。正常情况下,出生后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会使卵圆孔逐渐闭合。
卵圆孔未闭的可能成因
发育因素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卵圆孔闭合相关的组织发育异常可能导致卵圆孔未闭,例如卵圆孔瓣发育异常,不能完全遮盖卵圆孔。
遗传因素
部分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异常可能影响心脏房间隔的发育,增加卵圆孔未闭的发生风险。
卵圆孔未闭的临床表现
无症状情况
很多卵圆孔未闭的人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体检做心脏超声等检查时偶然发现。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卵圆孔未闭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
有症状情况
脑卒中:对于成年人,尤其是年轻患者,卵圆孔未闭可能是隐源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未闭合的卵圆孔可能使静脉系统中的微小血栓(如来自下肢静脉的血栓)不经肺循环过滤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导致脑血管栓塞,引发脑卒中。研究发现,约40%-50%的隐源性脑卒中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
偏头痛:部分偏头痛患者与卵圆孔未闭有关。可能是因为右向左分流的血液携带的一些物质影响了神经系统,导致偏头痛发作。有研究显示,约30%-40%的偏头痛患者伴有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方法
心脏超声检查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常用方法,通过观察房间隔部位的血流情况来判断卵圆孔是否未闭。发泡试验是一种特殊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让患者吸入含有微气泡的溶液,然后观察微气泡从右心房通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左心房的情况,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卵圆孔未闭。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对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诊断不明确的患者,可考虑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它能更清晰地显示房间隔的结构,提高卵圆孔未闭诊断的准确性。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
无症状者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了解卵圆孔未闭的情况以及是否出现相关并发症。比如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有症状者
脑卒中患者:如果卵圆孔未闭是隐源性脑卒中的病因,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至卵圆孔部位进行封堵,以防止再次发生脑卒中。
偏头痛患者: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伴有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也可以考虑介入封堵治疗来改善症状。
不同人群卵圆孔未闭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
儿童卵圆孔未闭较为常见,大多数儿童卵圆孔未闭会在出生后1年内自然闭合。在儿童时期,若发现卵圆孔未闭,需要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卵圆孔闭合情况。一般不需要过早进行干预,但要注意预防感染等情况,因为感染可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成年人
成年人卵圆孔未闭如果无症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维持心脏的健康状态。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如脑卒中、偏头痛等,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特殊人群
孕妇:孕妇如果患有卵圆孔未闭,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因为怀孕期间身体负担加重,心脏负荷增大。要定期进行产检和心脏相关检查,分娩时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
老年人:老年人卵圆孔未闭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一些并发症风险增加的情况,如脑卒中的风险可能升高。所以老年人要更加注重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