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冠心病有不同症状表现,糖尿病典型有三多一少,不典型有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冠心病典型是心绞痛有特定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等表现,不典型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相关症状、胃肠道症状等,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症状更不典型,需医生全面评估,糖尿病患者要控糖降低冠心病风险。
典型症状:
多饮:由于血糖升高,血液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患者频繁感到口渴而大量饮水。例如,部分糖尿病患者每天饮水量可达到2-3升甚至更多,这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血糖越高,多饮症状可能越明显。
多食: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会产生饥饿感,从而进食量增加。在一些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比正常人进食量明显增多,有时一餐可进食平时的2-3倍,但仍感饥饿。
多尿:血糖升高后,经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一般来说,24小时尿量可达到2000-3000毫升,甚至更多,且夜间排尿次数也会增加,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体重减轻:尽管进食量增加,但由于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只能消耗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体重可下降5-10公斤。
不典型症状:
皮肤瘙痒:高血糖状态下,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升高,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引起皮肤瘙痒,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较为常见。一些糖尿病患者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就诊,经检查发现血糖升高后才确诊糖尿病。
视力模糊:血糖波动会影响眼内渗透压,导致晶状体屈光度改变,引起视力模糊。例如,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现看东西不如以前清楚,看书报时容易疲劳等。
冠心病相关症状
典型心绞痛症状:
疼痛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放射至心前区甚至左上肢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有时也可放射至颈部、下颌部等。例如,疼痛可从胸部向左侧肩部、手臂内侧蔓延,患者可能感觉左臂尺侧有酸痛感。
疼痛性质: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痛。一般患者难以准确形容疼痛感觉,多描述为胸部有重物压迫感。
疼痛诱因:多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如愤怒、焦虑、过度兴奋等)、饱食、寒冷等情况下诱发。比如,患者在快走、爬楼梯等轻度体力活动时就可能诱发心绞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疼痛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如果心绞痛发作时间超过20分钟不缓解,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
不典型症状:
无症状心肌缺血:部分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等典型心绞痛症状,但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的表现。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可能导致痛觉迟钝,使得心绞痛症状不典型。
心力衰竭相关症状:冠心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心力衰竭,糖尿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时,症状可能不典型。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逐渐发展为休息时也气短,甚至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例如,患者可能在日常活动中很快出现气喘吁吁的情况,双下肢逐渐出现水肿,尤其是傍晚时水肿较为明显。
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容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这是因为冠状动脉病变导致心肌缺血时,通过神经反射可引起胃肠道症状,糖尿病患者本身胃肠道自主神经可能受累,更易出现这种不典型表现。
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由于糖尿病可能导致神经病变等因素,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要医生全面综合评估。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感觉迟钝,其冠心病症状可能更隐匿,应更加注重早期筛查,如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及时发现心肌缺血等情况,而糖尿病患者也要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对神经、血管等的损害,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