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多样,包括感染因素如细菌感染引发腋下淋巴结炎、结核杆菌感染,肿瘤因素如乳腺癌转移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反应性增生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及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反应性增生,还有其他因素如青春期发育时的生理性肿大、乳腺增生相关等。
一、感染因素
(一)细菌感染
1.腋下淋巴结炎
当腋下皮肤、软组织等部位发生细菌感染时,细菌可经淋巴管引流至腋下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在儿童中,可能因皮肤破损后未及时处理导致细菌入侵引发腋下淋巴结肿大;对于女性,若有乳腺炎等乳腺部位的细菌感染,也可能波及腋下淋巴结。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后的细菌感染进而累及腋下淋巴结。
一般表现为腋下淋巴结肿大、疼痛,局部皮肤可能伴有红、肿、热等炎症表现。
2.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杆菌感染也可导致腋下淋巴结肿大,常为慢性过程。患者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有结核接触史的人群,如家庭成员中有肺结核患者,患腋下淋巴结结核的风险增加。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感染结核杆菌后,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症状可能不典型,而成年人感染后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全身症状。
二、肿瘤因素
(一)乳腺癌转移
1.乳腺癌相关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乳腺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后,可转移至腋下淋巴结。这是导致腋下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的肿瘤因素。在女性群体中,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长期接触致癌因素(如长期高脂饮食、长期暴露于辐射等)的女性,发生乳腺癌并转移至腋下淋巴结的风险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增加。乳腺癌转移至腋下淋巴结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可与周围组织粘连,后期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融合等情况。
(二)其他恶性肿瘤转移
1.其他部位恶性肿瘤
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可能转移至腋下淋巴结,如肺癌、胃癌等。例如肺癌细胞可通过淋巴循环转移至腋下淋巴结,胃癌细胞也可能经淋巴道转移至腋下淋巴结。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都可能发生,但具体的转移风险与原发肿瘤的类型、分期等因素有关。
三、反应性增生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1.类风湿关节炎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腋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可导致淋巴结反应性肿大。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发病率相对有一定特点,且病情可能受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腋下淋巴结肿大,除了淋巴结肿大外,往往还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其他表现,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会有关节疼痛、肿胀、畸形等表现。
(二)药物等因素引起的反应性增生
1.药物过敏等
某些药物过敏等情况可能引起腋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例如使用某些抗生素后出现过敏反应,可能导致淋巴结肿大。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一些特殊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因药物过敏出现这种情况。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需要考虑药物过敏等因素的可能。
四、其他因素
(一)生理性因素
1.青春期发育
在青春期,女性乳房开始发育,腋下淋巴结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轻度肿大。这是因为青春期身体内分泌等发生变化,淋巴系统也会有相应的生理性调整。青春期的女性,随着乳房发育,腋下淋巴结可能会有轻度的、无明显疼痛等不适的肿大,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身体发育成熟,可能会逐渐恢复正常。
(二)乳腺增生相关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的女性可能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乳腺增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可能导致乳腺组织增生,同时也可能影响腋下淋巴结的状态。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常见,乳腺增生引起的腋下淋巴结肿大,一般与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可能会有轻度加重,月经后可能会有所缓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