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是指非妊娠期乳头流出液体的现象,其临床表现包括溢液性状(有无色透明、乳白色、黄色、血性等不同表现及对应相关疾病)、单侧或双侧情况(单侧多与局部病变如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有关,双侧多与生理性或全身性内分泌紊乱等有关)、发生频率及量(有间歇性、持续性、少量、大量等不同情况及对应意义),还与其他症状有关(伴有乳房肿块时恶性病变可能大,伴有乳房疼痛时乳腺增生症等较常见,部分与月经周期有关等)。
一、溢液的性状
无色透明溢液:多见于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尤其在月经周期前后可能更为明显,年轻女性相对多见,由于乳腺组织受激素影响发生增生改变,导致导管分泌功能轻度异常而出现无色透明溢液。
乳白色溢液:常考虑为生理性或由内分泌紊乱引起,如多见于停止哺乳后较长时间仍有少量溢液,或下丘脑-垂体病变导致泌乳素轻度升高时,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对于育龄女性,内分泌失调是常见原因,而中老年女性若出现需排除垂体病变等情况。
黄色溢液:较为常见,可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病,这是由于乳腺导管扩张、囊性变,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异常导致,也可见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该瘤体多为良性,但也有一定恶变可能,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中年女性相对多见。
血性溢液:需高度重视,约10%-15%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为血性溢液,尤其要警惕乳腺癌的可能,乳腺癌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血性溢液提示导管内有异常的血管病变或肿瘤组织侵犯导管导致出血。
二、溢液的单侧或双侧情况
单侧乳头溢液:相对多见,可见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情况,当单侧某一乳腺导管出现病变时,就会导致该侧乳头溢液,比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往往局限于某一导管内,从而引起单侧溢液;乳腺癌时肿瘤侵犯乳腺导管也可导致单侧乳头溢液。
双侧乳头溢液:多考虑为生理性原因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所致,如口服某些药物(如抗精神病药物等)引起泌乳素升高可导致双侧乳头溢液,也可见于乳腺增生症双侧发病的情况,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若为药物引起,停用相关药物后可能有所改善。
三、溢液的发生频率及量
间歇性溢液:较为常见,可能是乳腺导管内病变间歇性刺激导管分泌引起,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时分泌功能呈间歇性,表现为间断性的乳头溢液,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
持续性溢液:提示病变持续存在且较为活跃,如乳腺癌时肿瘤不断侵犯导管,导致持续的乳头溢液,量可多可少,若为恶性肿瘤,往往持续存在且可能逐渐增多。
少量溢液:可能容易被忽视,如一些轻度的乳腺增生症可能仅表现为少量溢液,往往在更换内衣时发现有少量痕迹;而一些早期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也可能只是少量溢液。
大量溢液:相对少见,如某些严重的乳腺导管内病变或恶性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大量溢液,会明显看到乳头有较多液体流出。
四、与其他症状的关联
伴有乳房肿块:若乳头溢液同时伴有乳房肿块,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增大,如乳腺癌往往可在乳房内触及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的肿块,同时伴有乳头血性溢液;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也可能在乳晕区附近触及小结节,质地较软,轻压时可引出溢液。
伴有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伴有乳房疼痛,乳腺增生症较为常见,疼痛往往与月经周期相关,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缓解;而乳腺炎也可能出现乳头溢液伴有乳房红肿热痛等症状,多见于哺乳期女性,由于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引起。
与月经周期的关系:部分乳头溢液与月经周期有关,如乳腺增生症引起的溢液往往在月经前明显,月经后减轻,这是因为月经周期中激素水平波动影响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症患者体内激素失衡在月经前更为明显,导致溢液增多;而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泌乳素升高导致的溢液可能与月经周期关系不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