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可从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营养与锻炼等方面入手。适龄儿童应接种EV71灭活疫苗;要教导儿童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并消毒儿童物品;高发季少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患者;保证儿童营养均衡并适度锻炼以增强免疫力。
一、接种疫苗
1.适龄人群:6月龄-5岁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风险,建议接种对象在12月龄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
2.接种意义:大量研究表明,EV71疫苗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保护效力较高,能显著减少儿童因EV71感染引发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且随着接种人群的扩大,可在人群中形成免疫屏障,降低整体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二、注意个人卫生
1.手部卫生
儿童:家长应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接触电梯按钮等),要用肥皂或流动清水彻底洗手,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研究显示,正确洗手可有效减少手上携带的肠道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降低通过手-口途径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
特殊人群:对于婴幼儿,家长要定期为其清洁手部,可使用含酒精成分(浓度≥60%)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但需注意避免婴幼儿误食免洗洗手液。
2.口腔卫生:儿童的口腔黏膜相对娇嫩,容易受到病毒侵袭。要保持儿童口腔清洁,年龄较小的儿童可在饭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较大儿童可自行早晚刷牙,使用软毛牙刷,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减少口腔内病原体的滋生。
3.居住环境卫生
家居清洁:定期对儿童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同时,要经常清扫房间,擦拭家具表面,清除灰尘和污垢。
玩具和物品消毒:儿童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要定期进行消毒,可采用煮沸消毒、阳光暴晒或使用消毒剂浸泡等方式。例如,玩具可放在阳光下暴晒2-3小时,餐具可煮沸15分钟左右进行消毒;对于不能蒸煮的物品,可使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按照说明书稀释后浸泡消毒。
三、避免接触传染源
1.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高发季节: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一般为每年的4-7月),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游乐场等。这些场所人员流动大,容易传播病毒,儿童在这些环境中接触到手足口病患者的几率增加。
特殊情况:如果必须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要给儿童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同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人群。
2.避免接触患者:一旦周围有手足口病患者,要让儿童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包括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疱疹液等。因为手足口病患者的疱疹液、粪便、呼吸道分泌物中都含有大量的肠道病毒,容易造成传播。
四、加强营养与锻炼
1.营养均衡
儿童:保证儿童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橙子等)、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免疫力,使儿童的身体能够更好地抵御病毒的侵袭。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的儿童更容易感染手足口病,且感染后病情相对较重。
特殊人群:对于婴幼儿,要根据其月龄合理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保证营养的逐步摄入。
2.适度锻炼
儿童:鼓励儿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每天进行户外活动1-2小时,可以选择散步、跑步、跳绳、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适度锻炼能够促进儿童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例如,经常锻炼的儿童相比缺乏锻炼的儿童,患感染性疾病的几率更低。
特殊人群: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可以带其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在室内做简单的伸展运动等,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