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惊厥有典型症状和伴随症状,不同年龄宝宝惊厥特点有差异。典型症状包括全身强直性、阵挛性、局限性抽搐;伴随症状有发热、意识障碍、口唇发绀、大小便失禁;新生儿期惊厥表现不典型,婴儿期常伴发热且阵挛性抽搐常见,幼儿期易出现全身强直性-阵挛性发作。
一、典型症状
(一)全身强直性抽搐
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烈收缩,四肢伸直、僵硬,双手紧握,双眼上翻或凝视,牙关紧闭,可能伴有意识丧失,持续时间一般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例如在一些高热惊厥的患儿中,可能会出现全身强直性抽搐的表现,这是由于体温急剧升高刺激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常见于6个月-5岁的儿童,多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相关。
(二)全身阵挛性抽搐
主要是全身肌肉呈现有节律的抽动,表现为肢体、面部等部位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动作,可累及身体多个部位,同样可能伴有意识障碍,发作时患儿的运动是有节奏的抽动,与强直性抽搐不同的是肌肉收缩和舒张交替出现,持续时间也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三)局限性抽搐
仅身体某一部分出现抽搐,如一侧肢体的抽动、面部某一局部肌肉的抽动等,意识可能清楚,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可能是局部脑组织异常放电引起,可见于各种病因导致大脑局部病变的患儿。
二、伴随症状
(一)发热
很多宝宝惊厥是由发热引起的,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当体温迅速升高时,容易诱发惊厥发作,体温可高达38℃以上,部分患儿可能在体温上升期就出现惊厥,这是因为婴幼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体温的变化较为敏感,感染病原体后体温容易急剧波动从而引发惊厥。
(二)意识障碍
惊厥发作时大多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呼之不应、对周围环境没有反应等情况。如果惊厥时间较短,意识障碍可能在惊厥停止后很快恢复;但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患儿长时间处于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状态,这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持续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对大脑细胞造成一定损伤,长时间的异常放电会干扰神经传导和脑的正常代谢等。
(三)口唇发绀
由于惊厥发作时患儿呼吸可能受到影响,导致通气不足,从而出现口唇部位颜色发紫的现象,这是因为缺氧引起的,发绀提示机体存在缺氧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改善通气,纠正缺氧状态,否则长时间缺氧可能会对宝宝的脑、心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四)大小便失禁
在惊厥发作较严重时,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大小便不受控制的情况,这是因为惊厥发作时肌肉强烈收缩,包括控制大小便的肌肉,导致大小便失禁,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清理,保持患儿身体清洁,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一般状况,因为大小便失禁也可能提示惊厥发作较为剧烈,对机体的影响较大。
三、不同年龄宝宝惊厥的特点差异
(一)新生儿期
新生儿惊厥表现不典型,多为轻微的局部抽搐,如面部小肌肉抽动(如眨眼、咀嚼样动作等)、单一肢体的抽动、呼吸节律不整等,由于新生儿大脑发育尚不成熟,病因多与围生期缺氧、颅内出血、感染等有关,其惊厥表现不像较大婴儿那样有典型的全身大发作表现,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细微的抽搐迹象。
(二)婴儿期
婴儿期惊厥可能以阵挛性抽搐较为常见,常伴有发热,多与热性疾病相关,如婴儿急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高热,此时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因为婴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体温容易快速升高,一旦体温超过38℃就需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惊厥发作的可能,而且婴儿期的惊厥如果频繁发作可能会对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三)幼儿期
幼儿期宝宝惊厥可能更易出现全身强直性-阵挛性发作,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发育相对完善一些,但如果有神经系统病变等情况,仍可能出现较为典型的全身大发作惊厥表现,此阶段的惊厥需要关注是否存在脑部结构异常、代谢性疾病等情况,因为幼儿期是大脑进一步发育和完善的重要阶段,惊厥对大脑的影响需要特别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