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支气管炎需从多方面护理,保证充足休息与良好环境,饮食上保证水分和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呼吸道护理,特殊人群如婴儿、过敏体质儿童有相应注意事项,包括观察呼吸等情况、谨慎用药、排查并避免接触过敏原等,以促进孩子康复。
一、休息与环境
1.保证充足休息:孩子患支气管炎时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促进身体恢复。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一般婴儿每天需睡14-16小时左右,幼儿12-14小时,学龄儿童10-12小时。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卧室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0-25℃,湿度在50%-60%为宜。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通风15-30分钟,这样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有利于孩子呼吸顺畅,缓解支气管炎症状。但要注意避免让孩子直接吹风,防止病情加重。
二、饮食调理
1.保证水分摄入: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可以让孩子多喝温开水,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少量多次饮用。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的饮水量约为1000-1400毫升,学龄儿童约1400-1600毫升。也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新鲜的果汁,但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避免喝含糖量过高的饮料。
2.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给予孩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苹果、橙子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帮助孩子抵抗感染。但要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清淡易消化的做法,如清蒸、炖煮等,避免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等症状。
三、病情观察
1.观察咳嗽、咳痰情况:密切关注孩子咳嗽的频率、程度以及痰液的颜色、质地等。如果孩子咳嗽加重、痰液增多且颜色变黄、变绿,可能提示合并了细菌感染,需要及时就医。对于年龄较小不会咳痰的孩子,家长要注意倾听其呼吸音,若听到呼吸音粗、有痰鸣音等异常情况,也应引起重视。
2.监测体温变化:支气管炎可能会引起发热,要定时为孩子测量体温。如果孩子体温在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若体温超过38.5℃,且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退热措施,但要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尤其是低龄儿童。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发热时的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寒战、抽搐等情况。
四、呼吸道护理
1.帮助排痰:对于能够咳痰的大孩子,可以鼓励其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对于小婴儿或不会咳痰的孩子,可以采用拍背的方法帮助排痰。拍背时要注意手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每次拍3-5分钟,每天可拍2-3次。如果孩子痰液非常黏稠,难以咳出,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雾化吸入的方法,湿化气道,促进痰液排出。
2.避免刺激呼吸道:要注意避免让孩子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家中不要吸烟,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污染严重的场所。同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防止孩子着凉或过热,因为寒冷或过热都可能刺激呼吸道,加重支气管炎的症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患支气管炎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正常婴儿呼吸频率在30-40次/分钟,如果发现婴儿呼吸急促(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口唇发紫等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婴儿用药需格外谨慎,家长切勿自行给婴儿使用止咳、祛痰或退热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过敏体质儿童: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要注意排查可能引起支气管炎发作或加重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如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床单、被罩,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如果明确知道孩子对某种物质过敏,应严格避免接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过敏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